我是小主人
摘要 : 角色游戏是小班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 “ 我是小主人” 角色游戏微课程为研究载体,梳理课程从缘起设计、分阶段实施到总结反思的完整过程,重点分析基于幼儿兴趣的课程预设、游戏中的动态指导、家园协同共育等策略,为小班角色游戏开发提供实践参考。关键词: 小班幼儿;角色扮演;家园共育
徐雅敏
Explore our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topics from technology to lifestyle.
摘要 : 角色游戏是小班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 “ 我是小主人” 角色游戏微课程为研究载体,梳理课程从缘起设计、分阶段实施到总结反思的完整过程,重点分析基于幼儿兴趣的课程预设、游戏中的动态指导、家园协同共育等策略,为小班角色游戏开发提供实践参考。关键词: 小班幼儿;角色扮演;家园共育
徐雅敏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重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识图、绘图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其后续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王建
摘要:在益智区中,我发现瓶盖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霆霆小朋友每次去益智区总要去选择“ 瓶盖找家” 的玩具进行游戏,但是“ 瓶盖找家” 只是一味的按照颜色对瓶盖进行简单的分类,如何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怎样在操作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发挥其学习、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于是我们对幼儿与益智区“ 小瓶盖” 的互动进行了研究。
许凤丹
摘要:在新课标强调美育与传统文化、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当前小学传统文化类美育课程普遍面临“ 文化意境难呈现、实践参与度低、评价维度单一”的困境。本研究以技术融合为突破口,聚焦传统文化类小学美育课程,探索“ 技术赋能情境建构—技术支撑分层实践—技术优化情境评价” 的创新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合理运用 AR 、VR 、数字工具等技术,可有效突破传统文化类美育课程的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审美实践能力,为小学美育课程的提质增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方案。
俞美凤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 1 例 7 岁唐氏综合征患儿行颈后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过程,结合文献资料与多学科协作经验,总结出以 " 脑脊液漏精准管理-游戏化功能锻炼-家庭协同防护 " 为核心的个体化护理方案。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游戏化护理及家庭赋权宣教等措施,患儿术后 10 天脑脊液漏停止,未发生颅内感染,实现早期下地快速康复。本案例针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特殊性,构建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护理体系,实现快速康复目标。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寰枢椎术后;脑脊液漏;精准管理;游戏化护理;家庭赋权
陈伟君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社区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期间纳入的 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1 组 /58 例,参照组行居家常规服药干预,试验组行社区药学服务,较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用药依从性、自护能力比参照组更高,且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将社区药学服务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而有效控制血压。
张静姣 陈晔 张彦芳
摘要:目的:评价对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住院的 54 例 AR DS 患者,用表法将其分成 2 个实验组 27 人,对照组 27 人,对照组 27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脱机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治疗相比,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给予早期干预的患者,其脱臼率显著提高。结论:对重度 AR DS 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次数,减少 ICU 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脱机成功率,是值得推广的。
梁询
【摘要】目的 探析急重症患儿末梢采血过程中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血糖监测结果的差异性,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24 年 5 月至 2024 年 12 月某三甲医院 PICU 收治的 100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 75% 乙醇消毒指尖并充分干燥后,依序采集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进行血糖监测,比较两次监测结果,并观察两次采血对镇静镇痛、重复穿刺率、患儿哭闹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第一滴血血糖均值为 5.94± 1.46mmol/L,第二滴血血糖均值为 5.92± 1.47mmol/L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第二滴血有 9 例导致重复穿刺,15 例加重患儿哭闹;镇静镇痛药物使用与否对两次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影响(第一滴血 P=0.192 ,第二滴血 P=0.151 );结论 规范操作下急重症患儿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血糖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临床护理中采用第一滴血进行监测具备可行性,能够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医疗耗材浪费,缩短了护理操作的时间,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李明翠 叶春香 周元梦 张琴
摘要:随着医疗保障体系持续不断地完善,医院医保管理的重要性变得日益凸显。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在审核效率、风险防控和费用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人工智能依靠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预测等技术优势,在医保智能审核、费用风险识别、合理用药监管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应用场景,探讨人工智能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实践路径与实际效果,总结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推动医保管理实现智能化升级提供有效参考。
邢海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and receive the latest insights directly to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