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研究

作者

高清勇

云南省昭通市 657100 身份证:532122199508210632

1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1 可视化原则

BIM 技术的一大显著优势就是其可视化特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将建筑的各个构件、系统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使得施工团队成员,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都能清晰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例如,在大型商业建筑的施工中,利用 BIM 模型可以清晰展示复杂的钢结构节点、机电管线的走向等,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施工错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2 协同性原则

建筑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部门协同作业的复杂系统。BIM 技术为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模型上进行设计和修改,实时更新信息,避免了传统设计方式中因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而产生的冲突和错误。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也可以通过 BIM 平台进行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比如,当施工进度发生变化时,相关人员可以在 BIM 模型中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并通知到所有相关方,确保各方能够根据最新情况进行工作安排。

1.3 模拟性原则

BIM 技术不仅可以模拟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施工模拟,可以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施工顺序不合理、空间冲突等,并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可以利用 BIM 技术模拟基坑开挖、支护等过程,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选择最优方案。此外,还可以对建筑的性能进行模拟,如采光模拟、能耗模拟等,为建筑的节能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依据。

1.4 优化性原则

基于 BIM 技术提供的丰富信息和模拟分析功能,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在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施工模拟结果,优化施工进度计划、资源分配等,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例如,通过 BIM 技术对材料的用量和使用时间进行精确计算和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和积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5 可出图性原则

BIM 模型不仅是一个三维可视化模型,还可以生成各种施工图纸和报表。与传统的二维图纸相比,基于 BIM 技术生成的图纸更加准确、详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随时修改和更新。施工图纸可以直接从 BIM 模型中导出,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同时还可以生成构件加工图、进度报表、工程量清单等。这大大提高了图纸的生成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因图纸错误而导致的施工问题。

2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2.1 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领域,BIM 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模式,通常依赖二维施工图纸与进度计划表格,这导致施工人员难以直观地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度安排以及各工序间的逻辑关联。而 BIM 技术可构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进度计划与该模型相关联,形成动态的施工进度模拟。借助这一模拟,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清晰洞察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时间节点、施工任务以及各项任务的先后次序。例如,在大型商业建筑项目中,运用BIM 技术可模拟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各阶段的施工流程,明确不同施工队伍的进场时间与施工顺序。如此,管理人员能够提前察觉可能存在的进度冲突与问题,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避免因施工顺序不当或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引发的工期延误。同时,BIM 模型能够实时更新施工进度信息。施工人员完成一项任务后,将实际完成情况反馈至模型,模型会自动更新进度状态。这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展状况,并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实际进度滞后,能够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如增加施工人员、调整施工工艺等,以确保工程能够按照预定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2.2 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控领域,BIM 技术具备独特优势。其能够针对建筑工程的各类构件与系统开展详尽的信息阐释,涵盖尺寸、材质、性能等方面。在施工前期,借助对 BIM 模型的审视与剖析,可预先察觉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构件间的碰撞冲突、尺寸不相匹配等状况。例如,在实施机电安装工程时,不同专业的管道与线路在空间上可能会产生冲突。运用 BIM 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于施工前对各专业模型予以整合,检测出这些潜在的冲突点,并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以作修正。如此一来,能够规避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引发的返工现象与质量隐患,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此外,BIM 技术还可为施工人员提供细致的施工指引。通过在模型中增添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等信息,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现场借助移动设备随时查阅相关的施工要求与操作规范。同时,还可利用 BIM 模型开展质量追溯工作。在工程交付使用后,若出现质量问题,可通过模型迅速查询到相关构件的生产厂家、安装时间、检验记录等信息,有助于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2.3 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BIM 技术可以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它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模拟和分析。通过建立施工现场的三维模型,包括地形、建筑物、临时设施等,可以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可以利用BIM 模型分析建筑物周边的安全防护范围,确定合理的安全警示区域和防护设施的设置位置。同时,还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场景,如塔吊的吊运过程、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这种直观的模拟方式,施工人员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风险的存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外,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将数据实时传输到 BIM 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模型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分布、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结语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展现了显著的价值,其多维度的优势为建筑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要充分发挥BIM 技术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技术成本的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需求的升级,BIM 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与其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为建筑施工管理带来更多创新可能。同时,行业内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BIM 技术的普及与优化,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霍金朋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中华建设,2025,(09):31-33.

[2] 陈小军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4):52-54.

[3] 王建民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新城建科技,2025,34(07):187-189.

[4] 黄浩,陈文堂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智慧中国,2025,(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