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土地集约化经营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关系

作者

董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028300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 8137.6km2 ,其中耕地455.12 万亩(水浇地面积 332.46 万亩、水田 4.69 万亩)、园地 1.5 万亩、林地 516.39 万亩、草地 131.81 万亩、湿地 3.73 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30 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9.11 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3 万亩;2023 年初全旗户籍总户数 16.1585 万户、人口 44.3979 万人;2023 年国内生产总 146.01 亿元。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全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47218 万 m3 ,人均水资源量约为 860m3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40% 。

奈曼旗共有6 条主要河流,其中教来河、老哈河、西辽河、孟克河和杜贵河 5 条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牤牛河属于大凌河流域。截至目前全旗共建有水库34 座,设计总库容为36918.71 万m3,其中:大型水库2 座,总库容 23517 万 m3 (其中舍力虎水库设计库容 12720 万 m3 、现已干涸,孟家段水库设计库容 10797 万 m3 、现蓄水 2000 万 m3 );中型水库 3 座,总库容 9157.4 万 m3 (其中西湖水库设计库容 6140 万 m3 、岗岗水库设计库容 1048 万 m3 、石碑水库设计库容 1969.4 万 m3 ,现全部干涸);小型水库 29 座,设计库容 4244.31 万 m3 ,现蓄水约 400 万m3

大沁他拉镇是奈曼旗城关镇,地处奈曼旗中西部,东与固日班花苏木交界,东北与白音塔拉苏木交界、西北与苇莲苏乡相邻,西与赤峰市敖汉旗新窝铺乡毗邻,西南与义隆永镇相连,南与黄花塔拉苏木相通。属于教來河流域,境内大型水库1 座(舍力虎水库)、中型水库1 座(西湖水库),设计总库容18860 万 m3 ,先后与2000 年和2009 年干涸至今。总土地面积 1259.78 平公里,国土三调水浇地面积 47.14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水浇地面积 31.60 万亩,辖 44 个行政村 89 个自然村。全镇人口总数13687 户,户籍人口58497 人,2023 年底牲畜存栏量达45 万头只。以种植业为主兼顾养殖业的第一产业为经济支柱,经济社会用水高度依赖开发利用地下水。

奈曼旗“水粮矛盾”突出,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维护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下,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本人结合我镇实际,在此浅谈个人的认识。

一、土地资源现状

1996 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我镇 90% 以上的嘎查村按照“小调整,大稳定”的原则在1978 年土地承包基础上进行了微调。1978 年,因当时我国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农民文化素养较低,受经济条件、对政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认知度限制,无法展望到如今的农业科技和机械化生产给农业带来的生产力。如今回望,50 年前的土地经营和管理模式与当今的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适,亟待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已适应新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嘎查村无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或规划不规范。因各嘎查村未严格制定本村土地总体规划,耕地、林地、草地及沙荒地已全部承包到户,土地签订承包合同后,农牧民视为己有,擅自将其改变使用用途。近年来,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加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普及,农民擅自将林地、草地及沙荒地开垦为耕地。

二、水源单一制约着我镇经济的发展。我镇地处奈曼旗中西部,属于教来河流域,境内仅有教来河 1 条河流,境内建有教来河旁侧水库舍力虎水库和西湖水库,设计总库容18860 万 m3 。因连续 20 多年的干旱少雨,致使教来河自 2006 年断流,两座旁侧水库先后于 2000 年和

2009 年干涸至今,境内的舍力虎灌区灌溉水源也随之由地表水改为地下水。全镇经济社会用水高度依赖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水位普遍持续下降。据水利部门统计,全镇地下水开发利用系数均大于 1,地下水处于超采临界状态。

三是农业灌溉面积过大,导致农业用水已经超出我镇水资源承载力。近年来由于连续的干旱,沼地适宜开垦种植;种植业效益较高,致使部分草场、荒地被农民平整为耕地。本镇地处教来河冲积平原和风积平原,地下水埋深较浅易于凿井开采。使我镇水浇地面积由 1996 年的27.14 万亩激增至 47.14 万亩。据水利部门测算,我镇地下水资源最大可承载约30 万亩的灌溉面积,我镇农业灌溉面积超载约17 万亩。

四是农业管理粗放、农民节水意识淡薄。滴灌是目前最先进的农林作物渗灌节水高新技术,滴灌实现了精确用水、精确灌溉。浅埋滴灌比其他的灌溉方式省水,比畦灌要省水 20%~50% ,比喷灌省水12%~30% ;而且还节省劳力,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对土地平整要求不高,高地、坡地均能均匀灌水,避免了灌溉时大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并可随水掺入肥料,既灌水又施肥,一步完成,并可节省肥料。所以浅埋滴灌技术很快被农民所接受,但由于农民受科学种植知识所限、节水意识差,农业灌溉粗放管理,没有农业灌溉定额观念,未能执行农业灌溉定额。部分农田虽然采用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是滴灌的用水量与管灌用水持平,高效节水技术只是单单解放了劳动力和减轻了强度,并没有发挥高效节水功能。

三、建议

一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合理规划农业灌溉面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按照“四水四定”的原则,以嘎查村为单位编制《土地总体开发利用规划》。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合理规划灌溉面积,调整产业结构,压减灌溉面积。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新的模式,落实水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土地新一轮平均分配,化解一系列因土地不均而产生的矛盾。

二是加大农业节水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节水意识。《地下水管理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相继颁布,标志着地下水迈入依法严格管理的新阶段。旗县级政府应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牧民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的的手段规范农业取用水行为。加大对农牧民农业种植、节水等技术的培训,推广农业灌溉定额管理,以提高农牧民节水意识。

三是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地见效。1、用水有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原则,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区农业灌溉水政府指导价。按照“限额用水、超用加价”的原则,实行分档水价,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用水缴费。完成“以电折水”系数率定后,联合电力部门,采用先交费、后用水的方式,确保农业灌溉水费收缴到位。3、完善机制。将农业灌溉机井纳入河湖长制管控范围,充分利用河湖长平台,以村级河湖长为依托,加强农业灌溉用机井管控,建立水电联管机制。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提高农户的用水有量、缴费和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