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初探
徐伟
邵阳县石齐学校
引言
立德树人,着重培育学生优良的品性修养与道德品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德才兼备之才,而高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既担负着语言应用能力教育的责任,更承载着独特的人文内涵与育人元素。教师实现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能有效释放学科特有的教化功能,在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程中浸润思想品德教育,推进全面成长。这种结合对践行教育根本任务、赓续中华文化血脉、塑造新型人才具有长远战略价值,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只能传递知识,更成为价值观塑型的精神场域。
一、文本深度解读,挖掘德育元素
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更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典范之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文本解读的专业方法,深入剖析作品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并发现其中潜藏的德育元素。这样经过对作品时代背景探究、对作者创作意图揣摩以及对文本细节品味,将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道德观念、精神品质清晰地呈现出来,不是牵强附会的过度阐释,而是基于文本本身的合理挖掘,将会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德育内容。例如,教授高中语文部编统编版本《祝福》这一课期间,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入手探讨封建礼教对人性压抑和戕害,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进一步指引学生思索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树立平等、公正的价值观,在对文本中鲁四老爷、四婶等人物行为与态度分析中揭示冷漠、自私等不良品质危害,培育学生同情心和正义感,经过这样的深度解读,学生在理解小说文学价值的同时思想层面还会受到触动,达成立德树人目标。
二、情境创设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定情境下将会更加高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并引发情感共鸣,以此来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营造与文本相关的情境意境,让学生就像是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之中,亲身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深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例如,教授高中语文部编统编版本《故都的秋》这一课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故都秋天的景色并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出一种静谧、深沉的情境,促使学生跟随作者郁达夫的笔触漫步在故都的街头巷尾,感受槐树落蕊的寂静、秋蝉残鸣的悲凉。让学生经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在此根基上引导学生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随着对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心境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文人家国情怀,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进而在情感共鸣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渗透。
三、经典文化传承,培育精神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大量经典诗文和文学作品,这些都是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精神品格的宝贵资源。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应着重带领学生领略经典文化魅力,使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生智慧,经过对经典文本诵读、赏析、研习,促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经典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自然引导学生将这些精神品格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且在生活中践行。例如,教授高中语文部编统编版本《屈原列传》这一课期间,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屈原生平事迹和作品,经过对《离骚》等作品诵读与分析进而让学生感受屈原的执着追求,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气节,教师还要指引学生思索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怎样传承屈原精神以及提升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鼓舞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学习屈原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学生经过对这一经典文本学习不仅仅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更在精神层面得到滋养,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
四、现实联系拓展,践行道德准则
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将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引领学生留意社会现实,将从文本中学习到的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生活现象来指引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与思维方法实行分析、思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道德准则理解的同时提升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经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演讲、写作训练等多样化的活动来为学生创造践行道德准则的平台,让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教授高中语文部编统编版本《包身工》这一课期间,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关于劳动权益保护讨论活动,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侵犯劳动者权益现象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危害,由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批判性思维对这些现象做出思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鼓舞学生经过撰写调查报告、参与志愿活动等方法为维护劳动者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透彻认识到劳动价值和尊严,树立起尊重劳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并在实践中践行这些准则,真正实行立德树人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体而言,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具备深远价值的体系化工程,挖掘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并实施多样化策略,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语言运用水平,思想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也获得全面拓展。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深化立德树人理念与教学的融合,促使语文课堂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沃土,滋养学生心灵,助力学生终身成长,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邹饶引 . 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施与优化 [J]. 文渊(高中版),2024(9):224- 226.
[2] 王子琳 . 立德树人视域下深化教研教改助推高中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J]. 电脑校园,2024(9):34- 36.
[3] 高睿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J].亚太教育,2024(3):73-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