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针对性防范措施探讨
王苑玲
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 51460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中承担手术抢救任务的重要场所,护理工作极其复杂、多元和困难,存在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风险性,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手术量不断增加,手术室护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对的风险也更加多元和复杂,为了更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面改进和革新。现阶段需要针对于风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每一项因素寻找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真正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面提升,保障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风险因素 分析 针对性 防范措施
【引言】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大家对于自己生命安全的关注度也有了一定提升。那么在开展手术过程中如何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实现护理工作的优化和革新,针对于目前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改进和完善,就成为了医护工作人员所需思考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有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针对于这三项因素已经落实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改进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思考启发。
一、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人员因素
护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复杂性、风险性和专业性,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工作能力会直接关系到整体护理工作开展状况,目前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有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他们会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护士甚至在开展管理以及工作中出现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等问题,这都会导致手术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还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有专业技能不熟练的现实情况,虽然上岗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都接受过专业培训,但是目前各种新型设备、新型手术不断涌现,需要护理人员不断跟随实际情况、社会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忙于日常的业务性工作,对于自身素养能力的提高关注度不足,导致整体的手术配合不当,甚至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众所周知,护理工作压力较大,这也会导致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致使其面对复杂的手术繁忙、身心疲惫状况时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工作水平。
2.管理因素
首先是制度存在不健全的现实状况,护理工作是否能够有序推进,高质量开展与规章制度的完善科学息息相关。然而目前部分医院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针对规章制度并未进行进一步的健全优化,甚至在执行中也存在由胡囵吞枣得过且过的问题。例如手术室安全核查、物品清点制度都未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增加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手术的护理质量。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的不断变革,原有的管理制度也有部分不适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也需进行改进和革新,并未优化和完善会直接致使护理工作发展受到阻碍。其次是当前在对人员开展配置时,存在有不合理的状况,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全身心的融入护理工作之中,往往强度大、任务繁重,合理的配备人员、合理的对人员进行调配,让人员劳逸结合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然而部分医院存在有人员配置不足,不合理的现实情况,导致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增加了护理风险。人员流动性过大也是管理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医院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聘用制护士比例日益增加,护士年轻化趋势明显,然而年轻的护士往往不具备有较强的护理能力,也会造成护理风险的急速增加。
3.环境因素
手术室环境会直接影响整体护理水平和效能,当前手术室布局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求,应该要保证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安全。然而部分医院有困于医院场所不足的现实情况,手术室环境布局不够合理,手术区域划分不够明晰,这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推进效果,也增加了护理工作推进难度。还有部分手术室存在有设备设施并未进行全面检测的情况,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存在有设备突然故障的问题,影响患者的生命,尤其是麻醉剂、监护仪等设备出现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
二、应对手术室护理风险针对性防范措施探讨
1.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人员培养和管理
首先需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多角度的培育和培养,使其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全面提升。需要通过案例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让护理人员意识到,如果自己的工作出现了失误,那么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多大的危害,甚至还可以针对于责任心不强的护士选择更加严厉的惩处方式,以儆效尤,提高后续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和工作责任感。其次要更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育,手术室护理人员他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推进情况,面对新型手术层出不穷、新型设备设施的不断引进,需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护理人员情况,定期开展全员化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新设备、新设施,熟练的了解新手术的开展方式和方法,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以及技术教育活动,不断更新其知识水平,才能保障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最后应更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状况本身也是影响护理工作开展效率的重要内容,目前需要建立起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支持系统,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心理干预和治疗。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扎实推进。
2.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流程的规范化创设
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比如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物品清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要定期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扩展、延伸、改进和优化,以保证规章制度能够更好的全面服务手术护理工作,使得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才能真正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质量。最后要加强人员的合理配置,要根据手术室的规模,手术量,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数量,以确保整体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和开展,还应进一步实现护理人员结构的优化,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专业素养,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要改进完善手术室环境布局加强设备维护
手术环境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开展环境。目前部分地区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手术室环境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护理工作难以有条不紊推进的现实状况。现阶段应该研究相关规章制度,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全面引进,对手术室环境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明确每一区域的工作内容,确保通道畅通、设备摆放有序,还需要研究探索手术室内噪声污染的来源,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舒适的手术环境。其次,要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全面推进,设备设施的完善需要定期检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研究和分析,所以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故障排查能力,为真正提升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并为护理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为此,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因素的研究和剖析,并从人员、设备、设施、制度等角度寻找对应的解决方式方法,具有极强的必要性,能够有效助推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源媛,张伟. 基于实境的纠错清单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J]. 医药前沿, 2025, 15 (02): 87-90. DOI:10.20235/j.issn.2095-1752.2025.02.024.
[2]张金红,韩聪聪,牛斐斐.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层级管理对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J]. 中国卫生产业, 2024, 21 (23): 24-27.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4.2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