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高明威
景洪市江北幼儿园 666100
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科学地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依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明确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和实施学前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法,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一、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概述
阐述皮亚杰提出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以及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方式,如通过动作感知世界、逐渐形成符号思维等。介绍维果茨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观点,强调最近发展区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或与更有能力同伴合作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详细说明学前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方面的发展特点,如视觉敏锐度逐渐提高,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听觉对语音的辨别能力逐步发展等。分析学前儿童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特点,以及注意力稳定性差、易分散等表现。讲述学前儿童以无意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记忆,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意记忆和语词记忆逐渐发展的情况。描述学前儿童思维从直观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过程,如在解决问题时,先通过实际动作操作,逐渐发展到依靠表象进行思考。
二、当前学前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举例说明部分学前教育活动未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如在小班开展过于复杂的抽象概念教学活动,超出儿童理解能力。分析一些学前教育活动内容零散,缺乏内在逻辑联系,未能形成循序渐进的认知发展序列,不利于儿童知识体系的构建。指出很多教师在实施学前教育活动时,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较少运用游戏、操作等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导致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说明在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儿童主动参与机会少,未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儿童认知能力的自主发展。
三、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强调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活动,如针对小班儿童设计以感知觉体验为主的活动,中班注重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大班则适当引入抽象概念的启蒙。考虑儿童个体间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活动或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学习材料,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求。
(二)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内容,如以童话故事、动物主题等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儿童主动参与。
(三)启发性原则
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和探索,如在科学活动中提出“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让儿童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认知发展,例如创设模拟超市购物情境,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知识。
(四)整合性原则
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设计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如开展“春天”主题活动,融合绘画、儿歌朗诵、种植观察等多领域内容将教育活动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如在进餐环节渗透饮食文化和卫生习惯教育。
四、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阐述如何将游戏融入教育活动,如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字接龙”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认识数字、理解数的顺序;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故事表演游戏,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介绍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儿童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假设验证,如在“种子发芽”实验中,让儿童自主种植、观察记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说明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儿童进行合作学习,如小组拼图、合作搭建积木等,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中促进认知交流与发展。
(二)发挥儿童主体作用
在活动中提供多种活动材料和内容,让儿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如在美工区提供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儿童自主决定创作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和尝试,当儿童遇到问题时,引导其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儿童认知发展相关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为科学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参加培训、观摩学习、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能根据活动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以更好地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四)家园合作
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科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手工等,让家长参与到学前教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总结本研究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对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的探讨,强调依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对未来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提出展望,如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微观机制,以更精准地设计教育活动;加强新技术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等,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亮 , 邱苗 , 杨斌 . 我国幼儿体育发展的机遇、困境与对策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0,(1).
[2] 张莹 , 陈若阳 , 黄璐璐 . 提升幼儿执行功能的小蹦床运动课程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
[3] 庄弼 , 周毅 , 杨宁 , 等 . 构建广东省幼儿体育活动 " 三维动作 "内容体系的研究 [J]. 体育学刊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