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双向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大班综合实践活动园本课程的游戏化构建
马宁珊
石嘴山市第二幼儿园 753200
引言
幼儿从幼儿园迈向小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一阶段,幼小双向衔接备受关注,它关乎幼儿能否顺利适应新环境、开启新学习旅程。幼儿园大班作为衔接的关键时期,综合实践活动园本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游戏化教学以其趣味性和互动性,如何幼儿天性,若能将其融入课程构建,将为幼小衔接提供有力支撑,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进步。
一、游戏化构建在幼小衔接中的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游戏元素,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幼儿被动接受的状态,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例如,在大班开展的“小小探秘队”游戏中,教师将数学认知、语言表达、环境观察等综合内容融入寻宝任务。幼儿以小组形式,根据地图提示寻找“宝藏”,并在过程中记录发现、计算步数、描述路线。这样的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了前书写、简单运算等准小学能力,实现了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建构”的转变。
(二)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
游戏化课程为幼儿提供了多元能力发展的整合平台。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协商、分工,逐步发展社会交往与情绪调节能力。比如“班级小法庭”游戏中,幼儿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在模拟辩论中学习倾听他人、表达观点、理解规则,这类经验对他们进入小学后参与集体讨论、遵守班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建构类游戏如“桥梁工程师”,幼儿合作完成设计、搭建、测试环节,不仅锻炼了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也提升了问题解决与抗挫折能力。这些核心素养正是幼小衔接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缓解入学焦虑与压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不少幼儿会表现出紧张与不适应。游戏化课程通过创设低压力、高参与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在心理上实现软着陆。比如有的幼儿园开展了“我是小学生”情境模拟游戏:设置课间十分钟体验、模拟课堂问答、整理小书包比赛等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前感知小学作息与任务要求。经过多次重复和正面强化,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焦虑情绪明显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对成长的自豪感与期待感。
二、游戏化课程的具体构建策略
(一)贴近生活,在熟悉场景中构建游戏主题
幼儿对身边的环境和事件具有天然的亲切感与好奇心,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将游戏内容扎根于实际生活,增强活动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够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更能够引导他们在模拟和再现中加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比如教师可设计“小小超市”游戏,鼓励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理货员等角色,在模拟买卖中运用数学计算、货币认知和礼貌用语。或者组织“家庭小帮手”任务游戏,幼儿通过整理玩具、分发餐具、摆放桌椅等,既锻炼了手眼协调与归类能力,也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劳动观念。这类以生活为原型的游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实际生活经验,为进入小学后管理个人物品、适应集体规则打下良好基础。
(二)发展多元智能,在游戏中实现全面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游戏化课程的深度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理论强调人的能力是多元的,教育应关注幼儿在不同智能领域的差异与发展潜力。在游戏设计中融入多种智能元素,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促进幼儿成长,避免单一能力导向的教学局限。这意味着游戏不仅要好玩,更要成为幼儿各项潜能被看见、被激发的重要平台。如在“建筑大师”建构游戏中,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完成指定任务,过程中需观察、比较、空间想象和手部操控,这有效促进了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的发展。而在“故事工坊”游戏中,孩子们一起构思故事脉络、分配角色、表演情节甚至自制道具,这一过程不仅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串联能力,也融入了人际互动与艺术表现的元素。通过这样多元而包容的游戏设计,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其中,展现独特优势,建立自信。
(三)强调互动合作,在游戏中培养团队意识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任务,而游戏恰好为幼儿学习交往、体验合作提供了真实且低风险的环境。通过有意识设计需协作完成的游戏任务,能够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思维,初步理解规则、责任与共享,这些品质对适应小学课堂纪律和集体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在设计中应侧重创设必须通过沟通、配合才能达成目标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真实互动中体会团队的意义。例如,开展“小组拼图竞赛”,每个小组仅拥有部分图块,需通过语言描述、图块交换、协商拼接才能完成整幅画面。这类游戏可促使幼儿学会表达、倾听与互助。而在“共建我们的城堡”集体建构活动中,幼儿分组完成设计、搭建、装饰等不同环节,中途遇到困难时需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成功时共享喜悦。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的是理解了合作的力量与集体荣誉感,这正是进入小学后参与班集体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经验储备。
结语
幼小双向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大班综合实践活动园本课程的游戏化构建,是顺应幼儿发展规律、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发挥游戏化构建的独特价值,运用科学的构建策略,能为幼儿搭建一座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桥梁,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 李佳颖 . 课程整合视阈下幼儿园绘本剧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 重庆 : 西南大学 ,2020.
[2]刘桑. 校园任我行——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实践案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6):24-26,37.
[3] 蔡晓玉 . 基于地方名人文化资源的幼儿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以大班研学旅行课程《走近苏颂》为例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21):1-4.
本文系宁夏教育厅 2024 年度幼小衔接专项课题“基于幼小双向衔接的大班游戏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XJKG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