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刍议
颜港
邹平市明集实验学校 山东 邹平 256200
阅读是一个积累、吸收的过程,而写作则是一个表达、释放的过程,对于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当积累和表达之间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时他们的学习欲望才会越来越强烈,进步才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反思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课堂和课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求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完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任务。
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将教学活动看做建造高楼大厦,那么课堂导入就是打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那么学生的基础就不牢固,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兴致降低、偏科等问题。对此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从学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角度出发,利用问题和精彩的多媒体画面等呢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课堂导入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 为更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前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解决陌生字词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②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大家都是怎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结合自身经历相互分享对于秋天的美好回忆。 ③ 教师要结合多媒体视频或图片等内容和学生一起赏秋景,带领学生感受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魅力,并引导学生仿写某一段落或者结合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独特的角度体会秋天的特点。
结合实际效果来看,利用问题等方式作为课堂导入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度,并且学生之间彼此的讨论也更利于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二、结合情境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泼好的天真好动的童年时期,相较于单一的语文知识他们更喜欢趣味多样的情境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结合,利用情境活动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吸引学生关注蕴含的语文知识,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互动当中。
以教学《司马光》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文言文内容进行翻译并设计成一个情境游戏,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刻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首先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道具,比如瓮和石头的模型,同时教师也要将学生分为 4 人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互动,避免课堂秩序混乱等情况出现;然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文中儿童不小心跌入瓮中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将救出小朋友的方法写出来并进行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入跨学科内容,比如从学生和瓮的重量展开讲解,让学生明白合力将瓮推到并不可行;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将整个情境活动的感受写出来,比如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办法以外还有哪些可以实施的策略。当然,除课文中的历史背景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思考、讨论,让学生说说在现实生活当中怎样可以救出不慎跌入瓮中的小伙伴以及如何避免各种危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安全第一的良好品质。
三、强化家校共育,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既需要学校教师的专业指导,也需要家长科学的监督和有效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构建更稳定的家校共育机制,和学生家长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时间都能保持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以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发现身边美好”的主题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一篇描述当地景物特色、展现本体人文精神的作文。为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教师要提供精美散文或优秀作文等材料让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阅读,并号召家长在工作之余带学生到公园或野外游玩,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学习和写作练习,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精神。
结束语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面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作为教师必须要不断反思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做出创新和改变,通过优化课堂氛围、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及开展游戏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传授学生更多语言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琳.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结合策略研究[C]// 第四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5:1-6.
[2] 曾桥桥.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刍议[C]// 第三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 2024:1-5.
[3] 涂梦婷.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单元教学的应用[C]// 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