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作者

孙霞

黑龙江省富裕县益海学校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网络应用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渗透于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速、高能。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的角色已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引者,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内容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获取的过程。目前生活各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速度。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减压赋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直观、生动的交际环境和视觉效果,下面就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来谈谈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熟练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喜闻乐见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采用口语引导或者是 PPT 展示的形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抖音制作英语口语短视频这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屏幕上、镜头里的主角,这种“上镜”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例如在进行《 family》家庭成员教学的时,为了让学生对家庭成员更好地掌握,教师可以进行本内容的抖音短视频的制作、展示,当学生看到镜头里自己的英语表达风采的时候,课堂教学由枯燥泛味变得其乐融融,这种方式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提供真实的课堂语境,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创设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语境是增强学生语感、促进口语交流的关键所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创设立体形象的模拟语境,身临其境,融入在地地道道的英语语境氛围中,可以更好的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英语,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消除了“难表达、羞开口”的困难,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愿望和表达能力,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促进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授《weather》关于天气单词时,教师可以下载不同的天气视频,可以将不同的天气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感知、记忆单词。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依托恶劣天气、极端气候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爱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信息技术还可以依托很多网站和平台,让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外域风情民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异域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导入富有灵性,增强课堂吸引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和开始。课堂导入如果能够生动精彩,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教学基本就会成功,因此教师要做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导入环节的有效融合,例如,在学习 《earthquake 》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影片《唐山大地震》片段,“情境胜万言”,通过视频中破裂的地面、断裂的房屋、惨烈的叫声,这些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好奇和关于地震的思考。

四、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知识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希沃白板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知识点、语法出示在白板上,课这样堂上可以节约书写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环节更加紧凑。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可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让学生训练有素、有速,解决了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点繁杂、时间紧、信息量大的问题。例如:初一英语教材中教授介词教学时,若用传统的方法只是告知含义会单调枯燥,如果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猫和老鼠》的动画视频,根据猫捕捉老鼠时的不同位置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地地掌握这几个介词不同的方位区别,寓教于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英语课堂充满乐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熟知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操作技能,要求教师要更好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能正确地分析每节课使用哪些教学方式更合适更有效,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 30 个微能力点的研究和学习,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优越性和实效性,让信息技术教学和常规教学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合、和谐地运用,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