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注重激励教育,重拾学习信心

作者

黄彩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中学  514445

一、案例背景

初中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学习有着十足的信心,那么会提高学习成绩,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需要教师采取激励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举措,让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学习拥有良好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然而,当前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阳光自信,对于学习有浓厚的热情和十足的信心。有些孩子在学习上比较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却没有大幅提升。长时间处于这样状态,学生对于学习则不再抱有浓厚的兴趣,也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这些不良现象对于学生的成长、学习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激励教育,带领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心,能够让初中阶段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现象描述

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做张明,是个女孩,平时比较听话,品德素质良好。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则是学习成绩较差,这个孩子也比较努力地学习,但是就是学不好,从而失去了信心。而且自己虽然努力了,也没有良好的成绩收获,学习信心降低,甚至丧失了勇气。在课堂上经常垂头丧气,越来越不愿意发言,变得越来越孤僻。

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指引者,有责任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激励教育举措则是重要的切入点,带领学生找出学习成绩不能有效提升的原因。在透彻分析之下鼓励学生找出自身闪光点,拥有对自己的认可和信赖,自然会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三、解决问题措施

(一)加强沟通,走进学生内心

为了帮助张明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提高学习成绩,我首先做的是与她沟通交流,分析张明内心的困惑,探索张明心中所想的内容。我采取了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形式,在面对面交流当中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她没有畏惧感,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出来,并说出自己的困惑。然后,与我共同的探讨和分析。在沟通中得知张明认为自己比较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依旧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认为自己头脑较笨,不适合学习。了解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平时通过打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形式,继续与孩子进一步地交流,逐渐地我们之间不再陌生,甚至可以说成为了朋友。

(二)挖掘优点,开展激励引导

了解了张明的内心世界后,我加大了教育引导力度,主要是通过激励教育引导的形式,让孩子充满信心,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班级评选品质良好学生的时候,我把张明作为候选人,而且让其她小伙伴说出张明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优势。通过这样的形式,张明看到了大家对自己的认可,也认识到每个人有闪光点和不足。之后,我找到张明,两个人交流分析,在学习帮困小组成立之下,和张明共同找出学习成绩未能提升的原因。在我们的沟通交流中总结张明运用的学习方法不合理,而且学习时间安排不恰当等,这些因素对于学习成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随后,我鼓励张明尝试着改进学习的计划和方案,在看到张明形成的学习计划和方案之后,我对她进行了鼓励和表扬,看到了她的改变。随后我也结合她制作的学习计划和方案进行指导,将存在的不足方面合理地改善和优化。就这样,在我们的努力下张明把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学习技巧、学习习惯等方面清晰地罗列出来,按照每一个模块循序渐进地落实各项任务,也恢复了学习信心。

(三)家校合作,释放表扬作用

挖掘张明身上的优点,对张明进行激励引导之后,我找到张明的家长,形成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向家长传授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在我的启发下能够关注张明的学习情况,通过与我之间的合作监督张明的学习,结合孩子的学习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就这样,张明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逐步地形成了学习认识,重拾了学习信心。在后续的学习当中也能够在我和家长的帮助下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四、案例评析

(一)案例效果

上述案例通过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指导,让学生重拾了学习的信心,我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通过激励引导,让学生对于学习保持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转变不良的心理状态,以良好的精神继续面对学习上的挑战和困惑。同时,通过激励教育,能够带领学生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主动找出问题,以此解决学习成绩低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我给予了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状态更加良好。最后,通过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家长开展激励教育,保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当中都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案例反思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运用激励教育让学生重拾信心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探索。案例教学当中通过激励教育形成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今后教师在进行激励教育的时候,要把学生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引领学生对学习产生热爱之情,能够在克服自卑心理之下找出学习成绩低的原因。同时,教师还需要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激励教学举措,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形式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重拾信心,面对学习当中的一系列困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带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惑和问题,最终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