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团组织关于青年人才工作的融合探索

作者

苏显孝

江门市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一、前言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青年人才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军,其素质与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肩负企业人才“引育留用”的统筹工作,团组织则在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凝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部门和团组织多数情况缺乏有效的融合与协助。如何全面了解青年人才的特点,统筹处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好发挥国有企业青年人才的潜力,将“两条线条、两项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合力,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一个中心”,成为国有企业当前重要课题[1]。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2.1 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源泉

国有企业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重要人物,青年人才作为项目攻坚、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战略实现。各行业中的青年人才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接受度高且适应性快,对新工具新技术的接受度和熟悉度通常远超其他年龄层的员工 [2]。青年人才能为国有企业及时带来新方法新思维,充分激活和利用青年人才的特性,令其在推动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平台促进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适用且高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2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人才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青年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在国企改革和管理创新中能快速抓住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各大行业企业均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如国家电网“青马工程”、中山公用“369 鹰才计划”等案例,充分证明青年人才能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青年人才作为国有企业新鲜血液,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助力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布局、传统产业升级、数字化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发挥关键作用。

2.3 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环节

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时代青年具有鲜明的特征,更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关注青年人才队伍是企业完成人才梯队建设的必修课。青年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逐步成为企业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加强企业青年人才管理,有助于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互补的人才梯队。通过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让青年人才在企业中茁壮成长,能够确保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青年人才工作缺乏协同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团组织关于青年人才的工作缺乏协同开展的机制或协同效应,没有发挥“1+1>2”的效果,工作缺乏有效沟通与协同。人力资源部门侧重于人才选拔、培训与绩效考核等环节,团组织主要关注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文体活动,两者在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未能形成互相促进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导致青年人才工作不够到位或重复。

3.2 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青年人才的培训工作更偏向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从团组织方面看,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更注重其思想政治方面。两者偶有脱钩现象,导致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出现“偏科”。如一方面具有较强个人专业能力的,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而过于强调个人主义,不善于团队合作,出现“单干强、团队弱”现象;另一方面团组织在青年人才挖掘培养方面作用角色和资源较弱势,当发现思想政治表现优秀、担当意识强的青年未能有效建言推荐到更广阔的岗位进行培养进一步使用。

3.3 青年人才的激励与关怀不全面

由于工作性质和职能设置的原因,团组织对于表现优秀的青年人才,主要是精神激励为主,相对人力资源部门而言缺乏物质奖励,如薪酬调整和职务升迁等。而人力资源部门在日常的管理中对于青年员工的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关注不够。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未能畅顺可能导致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不

高,降低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人力资源部门与团组织工作融合策略

4.1 建立青年人才协同机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团组织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为全面做好青年人才工作奠定基础。探索设立联合领导小组,统筹青年人才工作融合方向,制定整体工作战略规划,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统一部署、统一落地和统一督导。建立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会同探讨青年人才工作出现的问题及研究解决方案,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搭建青年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青年人才档案、绩效考核、青年员工活动参与情况等信息共享,为制定精准的人才政策提供支持。

4.2 健全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部门要发挥自身部门职责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培训活动与团组织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以实现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方式。双方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将专业技能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开展“专业技能 + 红色教育”培训项目,让青年人才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既有真才实学,也有企业使命感的责任感的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人才 [3]。成立“团员突击队”,挑选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团员攻坚重大项目。丰富团日活动形式,利用团日活动开展工作技能大比拼、业务知识齐竞赛等。

4.3 完善青年人才晋升标准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团组织联合开展岗位用人标准分析,融入晋升多元评价指标,充分听取群团意见,晋升标准适当向具有团干经历的青年人才倾斜,合理提高团干职务晋升比例,树立优秀典型,发挥榜样引领。团组织要常态化做好团干队伍建设,优化考核评价,结合日常考察,积极向人力资源部门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参与企业内部竞聘或荐才工作,拓宽企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渠道,向企业人才队伍输送信得过、靠得住、干得来的青年人才,为提升国有企业青年人才竞争力作出积极探索[4]。

五、结语

新时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团组织工作的深度融合对加强青年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双驱轮动、协同发展、有机融合”的青年人才工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为青年人才在职场初始阶段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广阔平台。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两者的融合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开创青年人才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曾炯雄 . 新生代员工管理浅析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3,(01)_226-228.

[2] 杨振宇 .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青年人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及价值研判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17)113-116.

[3] 张羽 .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应对 [J]. 现代企业 ,2022,(04)47-48.

[4] 倪佳琪 , 孙友鹏 . 教育强国“六力”视角下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思考[J]. 中国共青团 ,2024,(2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