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

王俊 张哲纶

1. 身份证号码:659001199103104854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0 2. 身份证号码:652801199502240519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工业电气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智能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融合了人工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等特性,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能够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业电气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概述

1.1 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与需求

工业电气自动化是利用电气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控制和优化。近年来,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工艺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下,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对于一些非线性、时变性的系统,传统控制策略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差。因此,工业电气自动化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控制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1.2 智能控制技术特点与优势

智能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二是自学习能力,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不断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性能;三是自组织能力,能够自动构建控制模型,适应不同的控制任务和系统结构。与传统的控制技术相比,智能控制技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2.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对反应釜的温度进行控制。模糊控制技术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将温度控制问题转化为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实现对温度的自动调节。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 PID 控制方法在处理非线性、时变性系统时的不足,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在钢铁生产中,利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对轧机的厚度进行控制。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建立轧机厚度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对轧机厚度的精确控制。

2.2 在电气设备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电气设备控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动机控制方面,采用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智能调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智能系统,它能够将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以规则的形式存储起来,通过对电动机运行状态的分析和判断,自动选择合适的调速策略和故障处理方法。例如,当电动机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时,专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变压器控制方面,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变压器的运行参数,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它通过对种群的迭代进化,搜索最优解。在变压器控制中,遗传算法可以优化变压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2.3 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结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既具有模糊控制的直观性和鲁棒性,又具有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通过对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学习和训练,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使工业机器人能够准确地跟踪预定的轨迹。此外,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和学习。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智能体与环境进行交互,不断优化行为策略的学习方法。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强化学习算法可以让工业机器人在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最优的操作策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3.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3.1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智能控制算法的复杂度较高,对计算资源的要求较大,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场景中,可能会导致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二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智能控制算法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控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控制失误或振荡现象。三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工业领域中缺乏既懂工业电气自动化又懂智能控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控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2 优化策略

3.2.1 优化智能控制算法,提升执行效能

智能控制算法功能虽全,但复杂度高、耗资源,在工业实时场景易响应滞后。优化时,需深入剖析算法原理,精简冗余步骤,降低其复杂程度。同时引入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将任务拆分至多节点并行处理,借助多核与集群优势同步运算,加快计算速度,提升算法执行效率,使智能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响应更及时、精准。

3.2.2 强化系统设计分析,保障可靠稳定

智能控制系统运行中,可靠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受算法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影响,系统易现控制失误。强化系统设计,需采用冗余设计,关键部件配备备份,确保故障时自动切换。运用数学方法与仿真技术,全面分析系统,提前排查隐患,解决潜在问题,降低故障风险,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2.3 注重人才培养建设,打造复合人才

工业电气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但人才短缺现状严重制约技术推广。为打破这一困境,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针对在职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系统讲解智能控制技术理论,结合工业电气自动化实际案例进行实操教学,同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共享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推动高校与职校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增设智能控制、电气自动化集成应用等特色课程,定向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通过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电气设备控制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提高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智能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化算法、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加以解决。未来,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将为推动我国工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贵龙 .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自动化应用 .2024(S02):10-11,14

[2] 姜华 . 智能电气工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01):0162-0165

[3] 葛丽霞 . 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204(21):75-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