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研究
胡永银
南京市第九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的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增加。培养学生的抗逆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高中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无升学压力的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地设计体育课程,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抗逆力;实践研究
引言:抗逆力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是对危险因素的“反弹能力”,也被翻译为抗逆力、复原力等1。作为个体身上存在的一组特质,抗逆力能促进个体成功的适应,并从困境或危机中转化为正向力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与运动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过硬心理素质。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团队竞赛等教学实践,同学们的意志可以得到持续的磨练,促进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沉着应对,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逆力的迫切性
(一) 符合新课改目标要求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体育课堂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运动场所,而是一个能够培育学生心灵韧性的阵地。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把挫折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比赛中设计高难度的运动任务,以及在比赛中的失败场景。在遇到困难时学生会逐渐养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品质,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应对自己的学业和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在高中阶段学业负担比较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可以很好地缓解他们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学生要想取得长远的个人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抗逆性能力,既符合目前学生渴望心理发展的心理需求,又与新一轮课改提出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取向相吻合。
(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时期,他们的思想比较复杂,内心也很敏感与脆弱,面对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出现迷茫。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重视与疏导,让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人群中蔓延,不仅会造成学业成绩的显著下降,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从而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的体育教育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高强度的长跑、登山等体能训练,以及篮球、足球等团体比赛,不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战胜自己的困境,逐渐地增强了自己的挫折意识,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困难,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逆能力,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适中的挫折情境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掌握任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挫折情景,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抗逆力。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同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高难度体操动作、竞技性强的体育比赛等项目。在组织教学竞赛的过程中,要巧妙地设计复杂的对手和严格的规则,让他们在紧张的对抗中遇到挫折,并在适当的时候,将项目的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他们在困难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在体质和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群体,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一些有兴趣的游戏活动上,比如接力赛,简单的障碍穿越。适当地放松要求,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不让学生在经历了太多挫折后失去自信,并逐渐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耐久跑来说,老师可以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针对耐力好的同学,在一定的时间内,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因素,让他们在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的挫折意识,逐步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二)优化教学环境
教育环境就像“土壤”,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学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最优的教学气氛。信息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它可以被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视频来展现职业运动员的标准和流畅的动作。通过照片来记录一些重要的运动技能,可以让学生们对运动的技能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的激励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老师用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来鼓励他们,“你很有勇气,调整一下角度,一定可以的。”在进行分组练习时,要指导同学们互相交换心得,讨论怎样才能打破训练的“瓶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三) 开展竞赛活动
体育竞赛就像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抵抗力。教师要有计划、有规律地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注重团队合作的足球比赛。在准备期,老师要仔细观察同学的身体素质和自身的优点,以便在竞赛中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定位。速度快、动作敏捷的同学担任前锋,身体素质好、防守意识强的同学担任后卫。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既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又有一定的压力。在竞赛中,面对比分落后,对手实力强劲等不利局面时,老师要让同学们冷静地进行分析,并在每次攻防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在真正的高强度运动中,他们会慢慢地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而是会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四)注重心理辅导
在中学体育教育系统中,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比赛中遇到了挫折,连续的跳高失败,是在比赛中因为体力不支而放弃比赛,老师就需要及时的干预。安慰道:“不要气馁,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你以前的表现都很好,这一次一定是你做错了”。如果跳高没有成功,那就是助跑的节奏不对,起跳角度不好。长距离跑输,很有可能是因为呼吸紊乱,体力分配不当。在跳高的时候,要加大助跑的训练,控制好自己的速度和节奏。长距离跑设计了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案,锻炼了呼吸技术。
结论
中学体育对培养学生的抗逆能力。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创造适宜的挫折情景,根据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对不同难度的体育任务进行适当的设置;要主动地优化教学环境,灵活运用资讯科技,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经常组织诸如篮球,足球比赛之类的比赛,通过紧张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浅探[J]. 姚向斌.试题与研究,2023(24)
[2]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见解[J]. 陈降飞.甘肃教育研究,2023(06)
本文用于: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四维协同模型建构与实践研究》,批准号:B-b/2024/03/09。
1. 于肖楠,张建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