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陈平伢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612
引言:
水利水运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利水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日益复杂,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质量事关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和投资效益。因此加强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行业的重中之重。
一、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等诸多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密切关联,质量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是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最终质量。
(二)质量管理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益
水利水运工程多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工程体量大,建设周期长,运行时间长,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极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比如在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发生混凝土质量缺陷、基础处理不当、土方沉降或渗水事故,不仅危及工程自身的安全稳定,还可能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到投资效益的发挥。
(三)质量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已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是企业市场开拓、信誉塑造、持续发展的基石。一个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质量过硬的优质工程,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一些水利水运工程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缺乏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质量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交叉重叠;质量方针目标不明确,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不完善;质量管理流程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都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水利水运工程施工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科学系统地技术管理。但在实际施工中,技术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些工程存在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专项施工方案欠缺、施工工艺把控不严等问题。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关键时期的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不深入,导致技术方案执行不力,或盲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三)材料设备质量把关不严
工程材料和设备是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水平。一些工程在材料采购和进场把关环节存在疏漏,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审核不严,对进场材料抽检不足,使用劣质材料设备,埋下质量隐患。个别工程还存在材料堆放、保管不当,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工程实体质量。
(四)施工过程控制不力
水利水运工程对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机械等要求较高,需要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环节的过程控制还不到位。如测量放线不精确、基坑开挖和支护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振捣欠佳、钢筋绑扎连接马虎、模板安装拆除不当等,导致工程质量频频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由于监管缺位、制度执行不力,更是质量通病的多发区。
三、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水利水运工程质量的基石。项目部管理人员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个层面和环节。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涵盖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各个方面,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流程。同时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实行垂直管理。质量管理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指导和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编制,并广泛听取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队长的意见建议,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对测量放线、基坑支护、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焊接安装等关键工序的技术管控,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要加强现场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技术讲课、技术问答、技术演示等活动,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要深入开展技术论证,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并总结推广应用经验。
(三)严格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在材料采购阶段,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从资质、业绩、信誉等方面综合评估,优选合格供应商,并定期考核动态管理。采购材料和设备必须查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对无证或不全的坚决不用。同时要加大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和平行检验力度,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清退、就地封存,并倒查追究相关责任。要加强现场材料标识和堆放管理,做好防雨、防潮、防尘等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先进场先使用的原则。要强化施工设备的进场检查、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对现场使用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计量,确保配合比准确,严禁降低标准和偷工减料。
(四)加大过程质量控制力度
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控,尤其是地基处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焊接安装等关键工序,要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控制点。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员要向班组和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明确质量目标、技术要求、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要加强巡视检查,对照图纸、方案和规范,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督促整改。每道工序完成后,要按照先自检、后互检、再交接检的" 三检 " 制度进行严格验收,及时填写质量验收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必须重做或返工。对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如施工缝、后浇带、管道预埋等,要进行针对性地预控,采取专项检查、旁站监理等措施,消除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事关工程安全和效益,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抓好。要树立 " 质量第一 " 的理念,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创新机制,必将促进水利水运工程质量的提升,为水利水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 祁开云. 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策略探究 [J]. 农业灾害研究 , 2024, 14 (01): 253-255.
[2] 曹国金 , 柴丽莎 , 袁荣耀 , 等 . 基于 GIS 的水利水运工程结构设施管理数据库框架设计 [J]. 中国水运 ,2022,22(24):25-27+49.
[3] 卜玉 , 赵振懿 . 浅析水利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J]. 珠江水运 ,2015,(20):82-83.
作者:陈平伢(1992.06),男,安徽省安庆市,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泵闸类工程)和水运工程(船闸及航道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