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静

云阳县北城小学 重庆云阳 404599

前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虽然也会尝试一些新颖、多样的教学策略方法,但也经常会出现无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这也是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便为这一难题的突破提供了很多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智能系统、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对学生各阶段学情做出精准分析,从而将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给学生,深化教学成果。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

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各层学生在各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突破传统课堂“一刀切”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信息技术助力下,教师可根据数据分析来做到对学生薄弱环节的精准定位。同时也能够通过对图片、游戏等诸多元素的有机整合来多角度的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为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造良好条件。智能工具助力下,教师可将更多精力时间投入到个性化教学指导当中[1]。如,借助智能工具来进行作业内容的自动批改,或是对学生各阶段学习数据的自动分析,能够减少教师很多工作。再有就是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教师可将抽象概念内容动态展示给学生,节省了很多精力。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借助智能测评系统来精准诊断学情

首先,可借助智能系统来对学生各阶段学情数据进行采集。可借助在线测评平台来将与教材同步的单元测试题、口算练习发布给学生,系统可对学生的答题时间、正确率,还有出现的错误类型等各类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全面的记录,然后生成个性化特征显著的知识掌握图谱。比如: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结束讲解后,可对学生在进位计算、估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系统分析,为后续教学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2]。

其次,可对教学策略做出动态调整。围绕测评结果,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基础巩固、拓展探究,以及能力提升等几个层次,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设计,以此来优化教学成果。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将基础计算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若学生学有余力,则可以将奥数拓展题、数学文化阅读材料等内容推送给学生,以此来满足学生各阶段认知发展需求。

(二)基于学习平台来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对教材内容的认真钻研,借助智慧课堂平台来进行分层学习任务的发布。比如:以“认识分数”这一单元为例,在教学中可做出这样的分层设计,基础层学生,可设置“用图形表示简单分数”这一任务,提高层学生,可布置“解决分数在购物折扣中的应用问题”这类任务,拓展层学生,可将“设计分数主题手抄报并讲解”这类任务设置给学生,以此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积极的突破自己,获得更多成长 [3]。

个性化资源推送也是重点。平台可围绕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行为数据来进行适配资源的自动推送。比如:以“统计与概率”为例,若学生可以掌握好条形统计图,但对折线统计图的掌握遇到了一些难题,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折线统计图制作教程、生活案例分析这类资源的优先推送,帮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之处,让学生们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实现共同成长。

(三)巧用技术软件来支持学生探究学习

在信息技术之下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等软件来进行数学实验活动的精心设计,以此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比如:以“圆的面积”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围绕动态演示圆形是怎样的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来将面积公式自主推导出来。又如:以“可能性”这一知识点为例,可将虚拟转盘实验引入数学课,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对概率大小产生直观体会,为后续学习与应用做好铺垫。

游戏化学习体验积累也很重要。在数学课上,通过将“数独大人”等一系列教育游戏恰当引入,既可以将教材中涉及到的计算、逻辑推理等知识内容自然的引入到关卡设计当中,学生在闯关中,系统也会将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时反馈给教师,并及时的提供针对性的错题解析、强化训练,让数学学习探究过程更具趣味性、丰富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上都会有更多的积累和成长。

(四)围绕数据分析来完善教学评价指导

过程性评价要做到可视化。在学习平台助力下,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堂互动、在线讨论等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并自动生成可视化成长报告。比如:运用折线图来将学生计算速度、准确率的变化趋势生动、直观呈现出来,为之后教师对教学策略做出合理调整提供参考。

评价方式要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数据评的有机整合,可让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发展情况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指导。学生可借助平台来及时的上传思维导图、解题视频等诸多成果,小组成员之间实施互评,教师则可以围绕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来为学生提供综合评价,通过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来体现各阶段教育评价指导的全面客观。

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手段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既可以为个性化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也能够让更多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课,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尤其是通过智能测评诊断学生各阶段学情,以及借助平台来开展分层教学,可让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取得的教学成效自然也更加理想,更有助于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建英.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 [J]. 中国新通信,2025, 27 (04): 155-157.

[2] 艾彦丽 .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索 [J]. 学苑教育 ,2024, (19): 82-84.

[3] 郑晓燕.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建构 [J]. 家长 , 2021, (32):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