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家长参与式护理在小儿包皮术后伤口愈合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

张小兰

习水县人民医院 564600

引言

小儿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常见手术,虽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愈合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传统模式由医护主导,出院后家庭护理缺乏指导,易致感染或延迟愈合。家长参与式护理在专业指导下让家长全程参与,可弥补院外护理不足,提升照护能力与责任感。本文结合临床数据与实践分析该模式在小儿包皮术后伤口愈合中的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

一、家长参与式护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一)家长参与式护理的定义

家长参与式护理是在医护人员的系统化培训与持续指导下,家长除了承担日常生活照料任务,还需直接参与到术后伤口的观察与评估、外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执行以及为患儿提供情感安慰等关键环节。该模式强调家长从被动接受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护理全过程,在掌握必要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与医护团队保持高效配合,实现院内与家庭护理的无缝衔接。通过这一模式,家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儿身体状况的细微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护理标准高质量延伸至家庭,确保护理措施在出院后持续落实,有效降低术后风险和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二)家长参与的护理重要性

家长熟悉患儿的生活习惯和情绪变化,能及时捕捉切口红肿、渗液、疼痛反应等异常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直接参与可显著提高护理的连续性与精准度,减少因操作不当或疏忽引发的并发症风险。情感支持还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恐惧与抵触情绪,促进睡眠质量、免疫功能及整体康复速度。与此同时,家长在护理中的经验积累不仅能提升健康意识与家庭照护能力,还为今后应对其他疾病、突发情况或长期健康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儿包皮术后的护理需求

(一)包皮术后的伤口护理需求

小儿包皮术后切口部位血运丰富、皮肤组织较为娇嫩,且位于会阴区域,极易受到尿液、粪便及汗液的污染,这不仅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也对保持切口清洁提出了更高要求。术后护理中必须重点关注切口的无菌处理与环境清洁,按时进行清洁与消毒,保持伤口干燥通风,防止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同时,应严格执行按时换药、观察渗血及渗液量等常规措施,以便在早期发现感染或愈合异常的迹象。护理还需兼顾防止机械性摩擦,例如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衣物和合适的纸尿裤,避免对切口部位造成额外刺激。此外,护理人员及家长需关注患儿术后活动情况,避免过度跑跳、分腿坐骑等可能牵拉切口的动作,以减少伤口裂开或出血的可能性。

(二)家长参与护理的必要性

患儿通常在术后短期内即出院,家庭护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的比重极大,几乎决定了伤口愈合质量和速度。家长参与护理不仅是院内护理的延伸,更是确保术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环节。在每日换药、药物涂抹、切口清洁、衣物更换、活动限制等方面,家长能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间隔过长或忽视细节造成的术后感染、肿胀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与此同时,家长参与护理还能实现对患儿生活环境的全方位控制,如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床单衣物清洁、减少外来感染源接触等,为切口愈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种连续性的高质量护理,大幅提升了患儿术后康复的安全性与效率。

三、家长参与式护理的临床实践

(一)家长参与护理的具体措施

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系统培训与持续指导下,家长需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术后伤口护理方法,以保证家庭护理质量与安全性。首先,家长应学会使用温水或经医嘱配制的稀释消毒液对切口周围进行轻柔清洁,避免直接冲击伤口,同时防止用力擦拭造成机械损伤;清洁完成后,需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轻轻吸干水分,保持切口及周围皮肤的干燥,以抑制细菌滋生。其次,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按规定频次涂抹抗菌药膏或促进愈合的药物,并在换药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例如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触碰药膏出口、使用经过消毒的敷料等,以防交叉感染。再次,家长应每日固定时间检查切口颜色、渗液量、红肿范围及是否有异味等异常表现,并做好书面记录,一旦发现渗血量增多、伤口分泌物增多或颜色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反馈给医护人员。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实现从院内到家庭的护理无缝衔接,使术后护理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得到保障。

(二)家长心理支持与儿童心理调节

术后患儿在面对护理操作时,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抗拒甚至哭闹等情绪反应,这不仅增加护理难度,还可能因不配合导致操作不规范而影响伤口愈合。家长在护理中的心理支持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可以通过耐心安慰、转移注意力(如讲故事、播放动画、给予玩具等)、建立奖励机制(如配合护理后给予表扬或小礼物)等方法,有效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增强其对护理过程的接受度。此外,家长积极、平和的情绪状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患儿,使其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心理安慰与情绪管理不仅能改善患儿配合度,还能通过减少应激反应,间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与伤口愈合速度的提升。

四、家长参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一)伤口愈合速度的比较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家长参与式护理组患儿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通常缩短约 2 至 3 天。这一差异主要归因于家长对护理细节的高度重视和在家庭环境中进行高频次护理的可行性。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家长参与护理能够更及时地处理切口污染、渗液等情况,减少细菌繁殖时间,同时持续的观察与干预也降低了小问题演变为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从而使组织修复过程更加顺利、快速。此外,家庭护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熟悉感,也有助于患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生活习惯,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共同促进愈合。

(二)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

家长参与护理组在术后感染率、局部肿胀程度、愈合不良率等指标上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尤其是在防止尿液污染切口方面,家长的及时处理和防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患儿小便后立即更换干净的衣物或纸尿裤,使用隔离敷料防止尿液渗透到切口,以及在出现渗液、潮湿时迅速进行清洁与消毒。这些细节操作虽然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阻断感染途径,降低细菌繁殖风险。此外,家长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第一时间联系医护人员,避免病情恶化,也进一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长期来看,这种高参与度的护理模式不仅改善了患儿的术后恢复质量,还提升了家长的健康管理能力与责任感,为日后其他疾病的护理提供了经验与信心。

五、结语

本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式护理在小儿包皮术后伤口愈合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该模式通过提高护理连续性和细致程度,不仅加快了伤口愈合进程,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它增强了家长的护理能力与信心,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与依从性。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家长参与式护理,建立规范的培训与指导机制,使家长能够科学有效地参与患儿术后护理,从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与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童梅 , 苏静 , 何丽丁 , 等 . 围手术期人文护理干预对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应用及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 [J]. 智慧健康 ,2024,10(25):159-161+165.

[2] 刘 沁 怡 , 李 小 红 , 蒋 银 珠 , 等 . 家 庭 赋 权 - 督 导 跟 进 护 理 模式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21(05):130-136.

[3] 温思媛 , 龙王丽娜 , 代思斯 , 等 . 泸州市男童家长对包皮环切术知晓率现况调查及科普宣讲效果评价 [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47(06):535-539+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