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探究
朱秋雁
浦口区大桥小学 211800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主要方向,而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素养培育需求,大单元教学作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知识间联系,强调学科思想方法贯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素养培育要求。探究从现状剖析入手探索构建指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机制,期望能够推动教学模式转型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剖析困境,揭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单元教学理念虽已获得广泛认可,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普遍存在碎片化倾向,教师往往关注具体知识点掌握而忽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导致教学活动缺乏整体规划与长远目标指引。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学科内部联系弱化,知识间逻辑关联不紧密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学生获取孤立知识点而无法建构系统化认知结构,教学实施过程中跨单元主题整合不足,教学资源分散学科思想方法贯穿不够,缺乏学生自主探究机会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数学知识应用场景缺失,学生难以将抽象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造成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学习兴趣与理解深度。
大单元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完善评价标准单一,过分关注学生解题正确率等结果性指标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应用评价,评价主体局限于教师单一视角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时机集中于单元结束后总结性评价缺乏全程监测与即时反馈机制。教师专业能力制约大单元教学深入开展,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力与跨学科整合意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二、聚焦素养,构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应立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需求,突破传统知识点分散教学局限,聚焦数学思维培养通过学科核心问题引领教学内容组织,使分散知识点形成有机整体,教师需围绕关键概念建构学习框架,采用螺旋上升设计确保认知深度与广度协调发展。创新教学路径方面引入情境化学习方式,设计贴近生活真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协作学习活动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习惯提升数学交流表达能力。数字化工具应用创设虚拟探究环境,拓展学习空间与资源支持个性化需求,学科思想方法贯通尤为关键,应将数感、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融入各单元形成贯穿线索,系列化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相同思想方法加深对数学本质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100 以内加法减法(三)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分散讲解计算方法方式,转而构建购物乐园主题情境将加减法计算融入购物场景。设计系列活动。先建立班级超市提供各类商品实物或图片标价,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组合购物计算,设计明智消费者挑战,学生需在规定金额内选择最佳购物方案涉及多种加减法计算,开展小小收银员角色扮演,学生轮流担任收银员角色进行找零计算,强化加减混合运算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如加数分解组合、减数分解等多种策略,通过横式竖式转换理解计算本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然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灵活选择策略习惯。这一教学案例突破传统机械练习局限,将计算技能学习融入生活情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自然习得数学知识,同时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体现大单元教学指向核心素养培育价值取向。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源,优化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评价策略
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须从单一结果评价转向全面过程评价,建立多元立体评价机制,评价指标构建应包含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维要素,突破传统仅关注计算准确率局限。评价主体多元化整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视角全面反映学习状况,评价工具创新应当采用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册等形式,记录思维发展轨迹。贯穿全程评价体系确保从学习准备、参与过程到成果展示环节全方位评估,单元学习路径图明确目标与成长阶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态。即时反馈机制通过课堂观察、师生对话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指导,大单元整体评价设计需制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明确不同水平表现特征引导教师聚焦素养培育,综合性评价任务如项目成果展示、主题汇报等形式检验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结果反馈利用机制将评价转化为教学改进建议,形成评教互促良性循环,资源整合平台构建实现校际间优质评价资源共享,降低教师评价工作负担提高评价效率与质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评价实践中,教师应当设计智慧农场综合性评价项目跳脱传统计算题测试模式,该项目将学生分组经营虚拟农场涵盖种植、收获、销售全过程,学生需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评价任务设计包括:计算种子用量与成本(小数乘法),预测收获量(小数乘法),制定销售方案计算收益(小数乘除混合),分析盈亏并提出改进建议(综合应用)。评价过程采用多元方式,学生建立农场经营手册记录计算过程与思考体现过程性评价,小组内互评交流方案可行性促进反思,教师观察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选择与数学思维表现。评价标准细分为计算能力(运算准确性与灵活性)、应用能力(问题情境分析与模型建立)、创新能力(解决方案创新性与合理性)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设定清晰表现级别描述。项目结束后组织丰收节展示汇报,学生分享农场经营方案与收获,教师综合各方评价给予成长性反馈。
结论: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创新需要从现状剖析入手发现问题,找准改进方向,通过重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创新教学实施路径,强化学科思想方法贯通,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策略,促进大单元教学向培育核心素养方向转变。评价体系改革作为关键环节需建立多维指标体系,实施全程监测反馈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创新是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整体推进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丽丽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J]. 智慧少年 ,2023(36):0216-0218.
[2] 伍秋婵 黄丹妮.”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4(28):10-13.
[3] 黄允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J].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