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引导初中生开展自主化语文阅读的策略

作者

胡兴琴

会理第一中学 6151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自主阅读作为语文学习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形成关键期,如何引导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实现阅读自主化,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有待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阅读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性与持久动力,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探索构建激发兴趣、指导方法、搭建平台三位一体自主阅读引导体系,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综合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内在动力

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动情境,将抽象文本转化为具体场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受。问题导学法也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应当设计富有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这些问题应具有开放性且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促使他们主动探寻文本答案,多元阅读材料选择对培养学生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打破教材局限,引入适合初中生认知水平且题材多样化读物,包括经典名著、科普读物、时事新闻等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

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情境创设法引入课文。课前准备一段《皇帝的新装》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为何没人敢说出皇帝没穿衣服这一事实?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弱点与社会现象。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将全班分为欺骗皇帝商人组、皇帝大臣组、围观百姓组和小孩组,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不同角色心理,激发文本探究欲望。教师还应当设计辩论环节:如果你是故事中人物,会选择沉默还是说出真相?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诚实勇气重要性。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童话讽刺艺术特色,分析安徒生如何通过夸张手法揭示人性弱点,教师还应当拓展阅读范围,推荐安徒生其他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鼓励学生比较不同作品主题思想。通过建立班级安徒生童话角,展示学生创作童话习作,举办童话故事会让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制定童话阅读计划,规定每周阅读一篇童话并写下感悟。这些活动将抽象阅读转化为生动体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内在动力。

二、指导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核心能力

预习指导是自主阅读基础,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预习,包括浏览文章标题、目录、插图等获取整体印象,查阅生词词义,了解文章背景知识,提出预测性问题等。阅读策略训练是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核心,教师应系统教授精读、略读、跳读等不同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目标选择合适阅读方式。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也不可忽视,教师应引导学生不盲目接受文本观点而是学会质疑、评价、反思形成独立思考习惯。阅读笔记方法指导也是重要环节,教师应当介绍摘抄法、批注法、思维导图法等多种笔记方式,让学生尝试不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笔记模式。

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三步阅读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第一步为预读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创作背景,思考文题背影暗含意象,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小标题预测文章内容脉络,形成初步阅读框架。第二步为精读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感情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标注文中触动自己情感段落,并写下感受。采用人物细节分析法,关注父亲形象塑造细节,如父亲穿着黑布棉袍、深青布马褂、他用手摸索着、探身向车外、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棉袍、热、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等细节描写,体会父爱深沉。教师设计角色互换思考,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我,会如何描述父亲,如果自己是父亲又会如何表达对子女关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第三步为延伸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全文结构,梳理情感线索,采用文学创作迁移法引导学生尝试写一篇记叙亲情文章,运用细节描写技巧表达情感。教师推荐朱自清其他散文如《荷塘月色》《春》等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风格特点。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搭建平台,构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体系

学校应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体系,确保藏书量充足且种类丰富,定期更新图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优化借阅制度简化借阅流程,延长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便利阅读条件。学校可设立阅读专项基金,用于购买图书、举办阅读活动、奖励阅读表现突出学生等,班级层面可建立班级图书角,采取图书轮换制度丰富班级藏书。组织班级读书会,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体会,开展主题阅读月活动围绕特定主题集中阅读讨论,深化阅读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自主阅读时间,可实行每周固定阅读课制度,为学生提供集中阅读机会,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创意改编等形式提升课堂阅读趣味性。

设计开放性阅读任务如续写故事结局、改编剧本、创作读后感等,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家庭阅读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建议家长与孩子共读,树立阅读榜样定期举办家长读书会,提高家长阅读指导能力。阅读评价体系构建是实践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式,关注学生阅读过程性评价。设计科学评价工具,如阅读档案袋、阅读能力量表等全面记录学生阅读成长轨迹,建立激励机制,定期评选阅读之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等活动,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动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阅读平台也是现代阅读实践体系重要部分,建立班级阅读博客、微信读书群等交流平台,拓展阅读时空范围。

结论:

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内在阅读动力,通过科学阅读策略指导、阅读能力训练提升学生核心阅读能力,通过构建学校、班级、家庭多层次阅读平台建立完善阅读实践体系。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当学生拥有浓厚阅读兴趣、掌握科学阅读方法、置身良好阅读环境时其自主阅读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郝冬梅 .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 [C]//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 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五).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2022:262-264.DOI:10.26914/c.cnkihy.2022.050176.

[2] 何永生 . 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设计探讨 [J]. 语文世界 ( 中学生之窗 ),2022,(08):74-75.

[3] 白小燕 . 语文阅读教学中初中生自主认知行为的强化 [J]. 科幻画报 ,2019,(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