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视角下的精神谱系传承与活化
赵军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印务中心 230041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这些精神谱系蕴含丰富价值观念与精神力量,以文化人视角下的传承与活化,能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持久动力,助力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精神谱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价值引领
面临复杂环境与利益诱惑,精神谱系中的理想信念、忠诚担当等观念,为其提供清晰价值坐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长征精神中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能引导干部抵御错误思想侵蚀,做出正确选择。
(二)激发工作动力
精神谱系中的奋斗与创新精神,能激励工作人员积极进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北大荒精神中战天斗地、勇于开拓的内涵,正是这种奋斗精神的体现,能让干部在推动地方发展中保持昂扬斗志。
(三)增强凝聚力
共同的精神文化是团队凝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抗洪精神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品质,能在机关内营造积极氛围,促进协作,提升整体战斗力。
三、精神谱系传承与活化中面临的挑战
(一)传承方式单一
现实工作有时会出现依赖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等传统方式,形式枯燥,缺乏吸引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警示的“如果方式方法生硬僵化,就难以入脑入心”,这种模式难以调动积极性,导致学习停留在表面。
(二)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
精神谱系活化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未挖掘与日常工作的契合点,无法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相背离,削弱了精神谱系的指导作用。
(三)缺乏针对性
不同岗位、年龄段的工作人员需求各异,但现有工作多“一刀切”,缺乏精准定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四、以文化人视角下省直机关精神谱系传承与活化策略
(一)创新传承方式
- 利用新媒体平台:按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借助微信、短视频平台制作动画短片、微纪录片等,以直观形式传播精神谱系。
- 开展沉浸式教育: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如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实地感受,让干部深刻领悟延安精神,落实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
(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 挖掘工作中的精神元素:鼓励总结与精神谱系相关的案例,如脱贫攻坚中提炼的奋斗、帮扶精神,融入机关文化,让精神在实践中传承,践行总书记“从实践中学习,从群众中学习”的要求。
- 以精神指导工作创新:结合不同领域特点转化创新精神,如行政审批改革中借鉴改革创新精神优化流程,呼应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
(三)增强工作针对性
- 开展分层分类教育:针对业务部门重点培养敬业与专业素养,综合部门强调大局与服务精神;对年轻干部采用互动性强的方式,落实总书记“要因材施教、精准滴灌”的教育方法。
- 关注个体需求:通过问卷、谈心了解思想动态,调整工作内容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符合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
五、结论
以文化人视角下的精神谱系传承与活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路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传承的重要论述,通过创新方式、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能充分发挥精神谱系作用,提升干部素养,为地方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未来需持续探索实践,让精神谱系更好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