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业财融合与内控管理分析

作者

赵瑾

广东金元新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正从传统的独立财务管理逐步向财务一体化管理转变。财务一体化管理不仅要求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协同运作,还需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在这一过程中,业财融合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1. 财务一体化管理与业财融合的理论基础

1.1 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财务一体化管理是将企业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互。通过打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使企业能够从整体视角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支持。早期,财务一体化主要聚焦于财务核算流程的整合,如今已朝着全面业务流程覆盖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财务一体化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时处理海量数据,为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财务决策支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从传统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1.2 业财融合的内涵及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业财融合指的是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紧密合作,在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财务思维与业务思维的深度融合。财务部门不再仅仅是事后的核算与监督,而是提前介入业务规划、执行和评估,为业务活动提供财务支持和风险预警。在企业管理中,业财融合至关重要。它能使企业战略目标更好地落地,通过财务对业务的精细化分析,确保业务活动符合企业整体战略方向;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避免业务与财务脱节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财务提前识别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稳健发展。

1.3 业财融合在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在财务一体化管理框架下,业财融合有着多种应用模式。一是预算管理融合,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制定预算目标,业务基于实际业务需求编制预算,财务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审核和平衡,使预算更贴合实际且具有可执行性。二是成本控制融合,业务部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财务部门实时跟踪成本发生情况,提供成本分析和优化建议,实现业务流程中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三是绩效评价融合,以业务和财务共同认可的指标体系对业务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全面衡量业务活动的效益和价值,激励业务部门朝着企业整体目标努力。

2. 业财融合在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2.1 业财融合的实施路径与关键环节

业财融合的实施路径可从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优化和人员能力提升三方面着手。组织架构上,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的业财融合小组,促进信息流通与协同工作。流程优化方面,梳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找出两者的结合点和优化空间,使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无缝对接。人员能力提升上,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人员财务知识普及,培养复合型人才。关键环节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业务与财务部门及时、准确地交流信息;同时,明确各部门在业财融合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2.2 数字化技术对业财融合的支持作用

数字化技术为业财融合提供了强大支持。首先,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海量数据,为业财融合提供真实的、丰富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为业务决策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财务建议。其次,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存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第一手数据,确保信息真实,提高协同效率。再者,财务机器人和自动化流程软件能够自动化处理重复性、规律性的财务和业务工作,如账务处理、发票审核等,释放人力去从事更具价值的分析和决策工作,推动业财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2.3 业财融合的应用案例分析

某电力能源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企业引入财务共享管理系统,实现战略规划、综合计划、生产运营、报表编制、产业板块指标分析、项目全寿命周期主动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在项目管理环节,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前期开发提供的承诺利润和实际运营期利润对比分析,为业务部门提供导致项目利润增加或减少的精准原因分析,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生产运营环节,财务与生产部门共同进行各区域电价跟踪和生产成本控制,通过分析收入和成本数据,优化产业布局和生产工艺,提高度电利润。通过业财融合,该企业成本降低了 ,资金周转率提高了 ,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3. 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内控管理优化

3.1 内控管理在财务一体化中的核心作用

内控管理在财务一体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关键防线。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财务一体化环境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内控管理确保业务活动在授权范围内进行,规范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公司财权进行科学合理配置,防止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同时,对财务数据的生成、传输和存储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2 财务一体化背景下的风险防控机制

财务一体化背景下,风险防控机制需全面升级。一方面,建立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对业务流程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如电力市场波动导致的电价降低风险、融资环境收紧导致的资金缺口风险等。另一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定期对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确保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

4 结语

财务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业财融合与内控管理的协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研究表明,业财融合不仅能够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壁垒,提高管理决策的精准性,还能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增强财务透明度,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与此同时,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是财务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升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未来,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业财融合,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优化内控管理机制,以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 张娜, 王志强.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财务一体化管理研究[J]. 财务与会计研究, 2023, 40(2): 58-64.

[2]陈磊, 赵晨, 刘洋.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 现代财务管理, 2022, 39(4):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