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学生学业负担的平衡研究
季鹏
锡林浩特市第十二小学026000
引言
随着 “双减” 政策的深入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小学高段(五、六年级)是学生数学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关键时期,五年级数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普遍存在 “一刀切” 的问题,作业内容统一、难度单一,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学生因作业难度过高,花费大量时间仍无法完成,导致学习兴趣受挫;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因作业过于简单,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两种情况都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 “双减” 政策的要求相悖。
一、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作业设计“一刀切”,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以班级中等水平学生能力为标准设计作业,采用统一内容与要求。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常布置类似“ 3.2×4.5 ”的计算题和简单应用题。这种设计,让基础薄弱学生难理解算理、易出错、耗时久,产生畏难情绪;让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觉得缺乏挑战,学习效率低。
(二)作业内容侧重知识巩固,缺乏能力培养
许多教师设计小学高段数学作业时,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点重复巩固,作业形式以计算题、概念填空题和简单应用题为主。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作业多为计算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这类作业虽助于学生掌握公式,但忽视了空间想象、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生活结合,不利于核心素养提升,还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增加心理负担。
(三)作业量控制不合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部分教师为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认为“多练才能出效果”,布置过量作业。期末复习时,各科作业叠加,小学高段学生需花大量时间完成数学作业,挤压休息、锻炼和兴趣培养时间。如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有些教师布置大量分数通分、约分等题目。学生为完成作业常熬夜,长期疲劳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违背“双减”政策要求。
二、基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的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依据学生能力分层,确定作业目标
教师先全面了解和评估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依认知、学习与知识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基础层(A 层)、提高层(B 层)和拓展层(C 层)。基础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运用不足;提高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有一定解题能力但综合运用待提升;拓展层学生自主与逻辑思维强,能解决复杂问题且有探索需求。
结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本,为不同层次学生定作业目标。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A 层学生要掌握面积公式推导,计算简单图形面积;B 层学生掌握公式后解决稍复杂组合图形面积问题;C层学生灵活用公式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并探索解题方法。
(二)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分层作业内容
基础层(A 层)作业: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围绕课本核心知识点设计简单题目,如“小数除法”单元,有计算题和类似课本例题的应用题,助基础薄弱学生熟悉知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提高层(B 层)作业:注重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在 A 层基础上增加难度,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作业,需结合实际思考,考查知识拓展与规律探索,提升学生运用与思维能力。
拓展层(C 层)作业:培养知识拓展和创新思维。作业超出课本范围,设计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如“分数的加减法”作业,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控制作业总量,合理分配作业时间
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需要严格控制各层次作业的总量,确保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避免加重学业负担。根据“双减” 政策要求,小学高段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数学作业时间应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因此,对于基础层(A 层)作业,题量控制在 5-8 道,时间约 20-25 分钟;提高层(B 层)作业,题量控制在 4-6 道,时间约 25-30 分钟;拓展层(C 层)作业,题量控制在 3-5 道,时间约 25-30 分钟。同时,教师要合理安排作业的难度梯度,避免出现某一层次作业难度过大或题量过多的情况,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作业。
三、小学高段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效果
为验证分层作业设计在平衡作业设计与学生学业负担方面的效果,笔者在所在学校五年级两个班级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实验班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对照班采用传统“一刀切”作业设计方式。
(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改善
实验班分层作业契合不同层次学生能力与需求,基础薄弱学生完成基础层作业获成就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层和拓展层学生在挑战性作业中激发兴趣与探索欲。实践后,实验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班,课堂主动发言、参与讨论人数增多,作业完成质量和按时交作业比例显著提高。
(二)学生数学成绩提升
对比学期初和学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实验班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 8.5 分,基础薄弱学生成绩提升更明显。基础知识点掌握上,实验班正确率 92% ,对照班 83% ;解决复杂和拓展性题目时,实验班65% 学生能正确解答,对照班仅 42% 。这表明分层作业能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三)学生学业负担减轻
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实验班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平均用时27 分钟,对照班 45 分钟。实验班 88% 学生能轻松按时完成作业,有时间休息、锻炼和培养兴趣;对照班仅 52% 学生能按时完成, 38% 学生称作业量大需熬夜。说明分层作业能控制作业量,减轻学业负担,助学生发展兴趣、促进身心健康。
四、结语
本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本内容为依托,对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学生学业负担的平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未来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开发在线分层作业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推送适合的作业内容,并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作业服务,不断完善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体系,为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毛黎明." 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J]. 文理导航,2024(18):70-72.
[2] 陈彩锦 ." 双减 " 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初探 [J]. 新教师 , 2024(11):89-90.
[3] 胡琳洁 ." 双减 "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4(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