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评一致性”视角:学习单与课标目标的落地衔接
蒋祎玮
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215600
所谓“教 - 学 - 评一致性”,指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要达成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及评价方式之间的一致性。课标目标过于宏观、概括,而难以被具体化地落实于学生可接触并参与的过程之中。不过,学习单以“教 - 学 - 评一致性”为依托,对其进行解构、延展,并将其具象化,使其变成可被具体操作、实实在在参与的过程。要想真正实现“教 - 学 - 评一致性”,那么就需要做到将学生的学习单和“教 -学- 评一致性”的内容要求有效对接起来。
一、拆解课标目标,转化学习核心要点
课标的目标笼统且抽象,很难直接用来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拆解课标的目标则是将宏观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执行的小目标,并把这个小目标具体到学生能够明白接受的任务中去。这样做能使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方向和重点有清楚的认识,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例如,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为例,课标中“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可拆解为找出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草原的辽阔与美丽,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学习单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准确圈画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像“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样直接描绘草原整体景象的句子都要准确找出。再试着说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要能分析出这里用比喻突出了哪些特点。接着结合语句描述草原给人的整体印象,通过对多处景色描写的整合,说出草原辽阔、碧绿、充满生机的特点。最后通过作者的用词体会其蕴含的情感,从“愉快”“惊叹”等词语中感受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
二、设计匹配任务,搭建学习单主框架
根据转化后的学习内容,针对重点、难点以及其活动,通过学习水平与学情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匹配的任务,以匹配学生成长学习能力及认知水平,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搭建学习单主框架即把设计的任务按照一定逻辑串联起来形成完整连贯且系统的活动,并以此带动整个主框架。让相关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学生从本单元的主框架上逐步学习成长。
例如,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根据转化后的梳理五壮士的战斗过程、分析人物言行体会英雄气概、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等内容,设计相关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概括五壮士的主要行动,提示学生从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几个阶段入手,每个阶段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五壮士语言、动作的句子,小组讨论这些语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故事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或事件发展的词语,如“为了拖住敌人”“他们知道”等,以此说明叙述顺序的合理性。
三、嵌入课标要求,明确评价关键节点
把课标的相关要求融入到学习单的设计当中,有助于开展有依据、有价值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的几个重要环节,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是否向着目标前进、存在什么问题,以此判断自己下一步的教学可以从哪里着手调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情况,找到自己的学习方位和努力方向,更好地达成课标的预期目标。
例如,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课标要求“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单中嵌入这一要求,明确评价关键节点。在学生完成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这一活动后,评价节点为是否能准确找到相关句子,是否能结合句子分析桑娜的内心想法,比如“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要判断学生是否能从这句话中看出桑娜的善良和矛盾。在完成讨论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这一活动后,评价节点为是否能从人物的言行中总结出他们善良、有同情心的品质,是否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阐述。此外,还要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是否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些都能作为评价的补充,全面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四、反馈学习结果,优化目标落地路径
反馈学习结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对学习单完成情况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已经掌握,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根据反馈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目标落地的路径,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同时,将反馈结果告知学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更高效地达成课标目标,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例如,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学生完成学习单后,对结果进行反馈。若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目标上存在不足,表现为不能准确列举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对资源枯竭的危害认识不深刻。针对这一情况,优化目标落地路径,在后续教学中增加相关视频资料的展示,播放地球资源被过度开采后环境恶化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资源减少带来的后果。组织学生进行“资源保护”的主题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能为保护地球资源做些什么,在交流中加深对资源有限性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根据反馈重新修改学习单中相关内容,通过再次学习和修改,巩固学习成果,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并达成这一目标。
总结
总之,“教 - 学 - 评一致性”视角下,学习单与课标目标落地衔接,可让教学目标、活动、评价形成整体,让教学有方向、学习有路径、评价有依据。由此,课堂更高效,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课标目标在教学中切实落地。
参考文献
[1] 郑雪梅.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 ,2024,(30):79-81.
[2] 许翠兰 . 小学语文阅读“教 - 学 - 评”一体化模式实施的行动研究 [D]. 贵州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