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
何思蒙
洪湖市第一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发展及文化素养的形成。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精准化教学理念的提出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精准化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的精准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特点与需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予了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应用现状
从积极方面来看,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奠定了基础。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的精准度。
在教学效率方面,信息技术同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备课、批改作业及课堂管理等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这些繁琐任务不再是难事。自动批改作业、自动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等功能,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教学创新。而且,信息技术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学习路径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虽然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手段与强大的支持,但其应用也一直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惯性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对新技术心存芥蒂,担心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害怕被技术取代。这种心态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得精准化教学的推进受到阻碍。另外,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然而很多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有所欠缺,无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影响了精准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的改善策略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部分教师只能使用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精准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对此,学校应当制定系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计划,采取“分层培训”的模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开展差异化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学会如何利用数据实施精准化教学。
此外,还要注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享等形式,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助推器”而非“替代品”。例如,可以展示智能批改系统如何辅助教师进行作文评阅,既提高了效率,又保留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演示学习分析系统如何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情,但最终的因材施教仍需教师发挥专业判断。要让教师明白,技术的最佳状态是“人机协同”,而不是“人机对立”。
2. 完善相关技术支撑,构建真正智慧教学环境
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是实施精准化教学的物质基础。当前,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存在问题,如数据分析系统不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等,使得精准化教学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具体改善建议如下:
首先,要建设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应当具备学情分析、资源推送、教学评价等核心功能。在学情分析方面,要能够自动采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在线学习等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可视化的学情报告;在资源推送方面,要建立智能推荐引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提供多维度的学习分析。平台设计要注重用户体验,操作界面应当简洁明了,便于教师使用。
其次,要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应当包括:基础资源、拓展资源、特色资源。资源建设要遵循“共建共享”原则,鼓励一线教师参与资源开发,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机制,确保资源质量。
最后,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数据属于敏感信息,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保护制度。一方面要明确数据采集和使用的边界,规范数据存储和传输流程,采用可靠的加密技术。另一方面,还应建立数据伦理审查机制,避免出现数据滥用的情况。可以借鉴GDPR 等国际数据保护标准,制定适合教育场景的数据安全规范。
3. 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合力营造理想教育氛围
精准化教学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协同配合。而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等各方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配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效果。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实施路径;加大经费投入,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学校方面要发挥主体作用,校长亲自抓信息化教学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建立专门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如设备使用制度、资源建设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为精准化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家庭方面要重视双方教育的配合。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普及信息化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合理监督孩子的在线学习,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例如,可以开发家长端APP,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进行个性化辅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的推进,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在坚守语文教育本质的同时,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共同推动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荣梅 .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刍议[J]. 前卫,2020(2):76-78.
[2] 颜士年 . 现代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精准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界,2021(10):65-66.
[3] 余寿群.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教学探析[J]. 教师博览,2023(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