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对幼儿爱国情感的培养探究
沈芳
砚山县第一幼儿园
红色文化蕴含的信念、理想与艰苦奋斗若干价值,可以转化为适宜幼儿理解的具体情境,如尊重国旗国歌、珍惜粮食等,将红色文化做成主题活动,有助于把价值转为经验但也容易出现成人叙事过多等问题,导致幼儿只记住口号而没有行动。
一、优化活动主题内容,突出真实情境
以升旗为例,不光要讲规则还让幼儿参与准备国旗理解庄重来自大家共同维护秩序,在讲类似革命故事的时候,控制故事长度避免恐惧元素将故事转换为“遇到困难想办法”的情节。当地的社区也可以成为载体,选择幼儿可步行到达的纪念设施让幼儿把“爱国”与“爱护环境”联系起来。主题材料可以使用真实物件与可操作材料减少单纯的图片堆叠。
课程的内容设计要提倡年龄分层,小班以感知为主如认识国旗与基本礼仪;中班增加简单因果理解,如为什么排队不践踏草坪,大班加入任务型体验,如为社区做一次力所能及的服务。每个活动限定一个清晰目标与一两个关键词,教师用短句引导给足观察时间,注意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尊重不同家庭背景的感受,不强求统一的表达方式,通过画、唱、演、做等多种通道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内容追求“看见—参与—坚持”的日常化让价值在细小行为中落地。
二、精细课程组织,嵌入一日流程
引导幼儿分享“我看到的文明行为”,将个体观察与集体价值连接,升旗时明确进退场、立正、注目礼与唱国歌的动作要点,用简短口令与示范纠正,保持节奏与秩序,区域活动中设置“纪念馆角”放入真实或仿真的物品鼓励幼儿轮换角色,记录伙伴的表现,户外活动融入口令游戏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与互助中体验集体荣誉感,用餐或者午休时强调安静,教师用实例表扬自我管理行为,最后一步世离园前以“今日小任务回顾”结束强化迁移与期待明天。
课程组织需要备“目标、材料、空间、时间、互动”五个要素,目标也可以拆为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层面,材料以真实可操作为主,空间依据活动性质灵活组合走廊、操场、多功能室与社区点位,时间坚持“小块多次”的节奏,每次不拖沓但保证完整体验周与月层面可设“微主题”穿插推进,如在国庆月形成一条“我的城市我的家”的体验线索,周一升旗礼、周中区域任务、周末家庭共行走,老师的教案中可以保留可替换活动的方案,遇到天气变化或人员调整可可以灵活切换,让幼儿在稳定预期中形成情感连接。
三、家园协同推进,拓展体验空间
园方需要向家长说明主题目标提供简单明了的家庭任务单,如共同整理一次旧照片并讲述家乡变化、观察一次公共场所排队秩序并记录感受,任务控制时长给出样例说法,避免家长长篇讲解内卷。建立“家庭分享墙”或电子相册,精选真实朴素的图片和几句短话尽量避免表演式展示,与退役军人、环卫等职业人士建立长期联系,采用短频快的访谈增加面对面交流。
比如家园沟通就可以以“事实—感受—行动”的结构推进,教师按月向家长反馈班级主题推进情况,重点呈现孩子的具体表现,家长会设置体验环节让家长“做一次幼儿”,理解活动节奏与难度。对家庭文化背景差异给予尊重,提供多种参与方式,如照片分享、书信互读、亲子共唱等,兼顾工作繁忙与资源有限的家庭。建立“社区支持清单”,明确可借用的场地、可邀请的讲述人、可安全到访的点位,形成常态化合作,通过家园协同与社区共建,扩展幼儿体验的时空边界,增强主题活动的连续性。
四、实践评价改进,巩固情感表达
构建“观察记录—作品档案—同伴互动—家园反馈”的组合工具,观察记录采用短句聚焦关键行为,如进入仪式的专注、排队中的等待。作品档案收集图画、手工作品与简短口述文本,标注时间观察表达的变化。设置同伴互评环节,用“我看见你做到了什么”这样简短句式引导幼儿发现他人优点。家园反馈以周或月为周期,收集家庭任务的过程照片与一句话体会,形成园内外合一的证据链。
比如在工具基础上就可以设计等级清晰的指标描述,避免抽象词堆积,以“升旗礼仪”为例,等级可以从在提醒下完成基本动作到能主动保持专注并提醒同伴,以此判断策略是否有效,每周的教研例会用数据调整,如降低讲述密度、增加操作时间、优化队形安排。对个别幼儿提供个别化支持,用更具体的任务与更多等待时间,评价结果不公开排名用成长记录册与家长一对一沟通。通过“看见变化—调整策略—再看变化”的闭环,让情感从一次表达变成稳定习惯并在更多场景中迁移。
结论
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关键在真实情境、流程嵌入、家园协同与闭环评价,把抽象价值转化为可参与的生活事件,把零散活动纳入一日流程,把园内经验延展到家庭与社区,把结果判断建立在持续证据之上,幼儿更容易形成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对公共规则的遵守,对他人的关心与合作,内容做“减法”、体验做“加法”、流程做“细法”、评价做“实法”,能让爱国情感在日常中稳步生成避免空喊口号。
参考文献
[1] 马锦华 , 张佳敏 , 陈珂珂 . 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创新 [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5,41(2):63-67.
[2] 张黎 , 雷勇 . 幼儿园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其路径[J]. 学前教育研究 ,2023(10):79-82.
[3] 袁玲玲 , 何春 . 加强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J]. 西藏教育 ,2025(2):45-47.
[4] 徐怡婷 , 曾彬 .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 [J].基础教育研究 ,2022(7):82-85.
本文系 2023 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红色文化渗透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 BC2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