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实践研究

作者

叶雅丽

湖南省平江县启明中学  4145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任。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巩固和习题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实践模式,通过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的内涵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体系在课后时段的重要延伸,其内涵丰富且深刻。它并非单纯的知识巩固与作业辅导,而是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展开。在数学抽象方面,课后服务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提炼出数学概念、规律和结构,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上,通过组织讨论、解决难题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析、推理、论证的过程,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数学建模素养培育中,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 当前初中数学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目标模糊,与核心素养培育脱节

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后服务的目标缺乏清晰且准确的认识。许多学校仅仅将课后服务视为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主要聚焦于学生作业的完成和知识的机械重复,没有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核心目标体系。例如,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往往只是监督学生完成当天的数学作业,遇到难题时直接给出答案或解题步骤,而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和思维方法。

2.2 内容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数学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普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大部分课后服务仍以传统的作业辅导和习题训练为主,教师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这种单一的内容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实践策略

(一)基于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实践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在课后服务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课后服务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建筑、教室里的物品等,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几何图形进行抽象,忽略它们的颜色、材质等非本质属性,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提高数学抽象能力。

(二)基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实践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在课后服务中,可以组织数学逻辑推理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开展“数学推理大挑战”课后服务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逻辑推理题目,如数字谜题、图形推理题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竞赛。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分析题目,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出答案。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不仅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实践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后服务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以“校园绿化面积计算”为主题开展数学建模课后服务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校园内不同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让学生根据测量数据,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校园的绿化面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划分区域、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何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等问题,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最终完成数学建模任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数学建模能力。

(四)基于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实践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课后服务中,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和教具,帮助学生进行直观想象。在“函数图象的绘制与分析”课后服务活动中,教师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函数的图象绘制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改变函数的参数,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同时,教师还提供一些实际的函数问题,让学生运用直观想象的方法,分析函数图象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使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服务目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中,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模式和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生减负:历程、特征及进路 [J]. 王连照 ; 梁富玲 . 教育导刊 ,2023(02)

[2] 日本“宽松教育”及其对深化“双减”政策的启示 [J]. 李玲 . 教育评论 ,2022(11)

[3] 初中数学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具体路径 [J]. 刘钟灵 . 新课程 ,2020(37)

[4]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与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关系研究 . 李宪华 .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05)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后服务校本化实施研究"(课题编号:YJK23KJ13)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