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真实生活情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
雷文梅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南山校区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面临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参与不足、能力培养不全面等问题,项目式教学作为强调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及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探究立足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探讨如何融合生活情境开展项目式教学,期望能够构建一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认知规律、促进核心素养形成教学体系。通过三个层面分析,力求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用教学策略,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一、发现生活素材,构建语文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将周围环境作为语文学习宝库,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四季变化、体会家乡风土人情并感受社区人文风貌,让语文学习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比如组织我家乡美食专题,引导学生收集家乡特色美食故事探寻美食背后历史文化内涵,将日常饮食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又如校园植物观察日记项目,学生定期观察记录校园植物生长变化培养观察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使写作成为记录生活方式。此类项目把抽象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使语文学习更具吸引力。
构建语文情境不仅限于校内环境还应延伸至家庭社区,鼓励学生收集社区广告、商店招牌等语言文字资料开展身边文字调查活动,发现语言使用规律及问题,组织家庭阅读角建设引导学生与家人共读共享,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通过社区新闻播报员角色扮演,学生采访社区居民编写播报社区新闻,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些活动打破课堂围墙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语言文字社会功能增强语文学习意义感。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角色,不仅教授知,更重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语文素材,培养学生语言敏感性与观察力为后续项目学习奠定基础。
二、挖掘课程资源,设计项目任务
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应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愿,教师需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找出核心知识点与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且具操作性项目任务。优质项目任务需具备真实情境、明确目标等特征,既要关注知识习得更要注重能力培养,教学设计应打破单一课时限制以专题形式整合相关内容,构建任务群形成学习链,让语文学习成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任务设计宜层次分明,基础任务保证全员参与,拓展任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挑战任务为优秀学生提供发展空间。项目评价标准需提前确立包括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评、互评与师评多元结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家乡节日风情录项目任务,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老舍笔下北京春节独特风情,然后组织学生采访长辈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变迁,接着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不同地区节日庆祝方式,最后引导学生创作我家乡节日故事形式可多样化,如写作散文、制作电子相册、拍摄微视频等。项目实施可以分三阶段:准备阶段师生共同制定采访提纲明确资料收集范围,实施阶段学生分组完成资料搜集整理教师适时指导,展示阶,各组汇报成果全班评议交流。通过项目活动学生不仅理解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风俗,更能深入挖掘家乡文化内涵建立文化认同感,同时培养阅读理解、资料检索等多项语文能力实现知识迁移应用。项目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满足认知探索需求,使语文学习超越课本局限,成为连接学校知识与社会生活桥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成功关键在于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学习过程,教师需设计富有吸引力教学活动,创设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情境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兴趣激发策略应当从多角度展开:一是注重体验感让学生亲历亲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二是强调挑战性,设置合理难度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三是增强互动性,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四是融入创造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空间鼓励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此同时语文能力培养需全面系统,项目任务设计应覆盖听说读写各方面如聆听训练提升理解能力,口头表达增强表达能力,多样写作培养创作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思维品质培养,引导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学会观察、比较等思维方法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项目评价应关注学生语文能力成长轨迹,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及时给予积极引导与反馈。
以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温暖世界行动计划项目活动,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会小女孩处境与心理激发情感共鸣,接着组织班级讨论为何小女孩遭遇令人心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关爱与人文关怀,然后开展温暖行动,学生可以选择撰写续写故事结局、创作关爱主题诗歌等任务,最后举办温暖世界主题班会展示交流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访问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现实社会中需要帮助群体,如何为他们送去温暖,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各国儿童保护措施,指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记录身边温暖瞬间。通过项目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更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同时提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等语文核心能力,这种融合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项目学习方式使抽象文学主题具体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造潜能,实现语文能力全面提升。
结论
融合真实生活情境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通过三条路径实现教学目标,其一生活素材挖掘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情境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其二课程资源整合为项目任务设计提供内容支撑使语文学习系统化,其三兴趣激发为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使语文学习持久化。项目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模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共同体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未来教学改革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家校社会协同,开发地方特色课程资源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艺恬 . 小学语文 " 综合性学习 " 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 [D].西南大学 ,2023.
[2] 高梦 .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以 " 家乡的风俗 " 教学为例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0.
[3] 陈俏丽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实施路径初探——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为例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