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任务设计策略

作者

王晓瑞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三中学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任务设计实现素养提升成为关键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为框架,精选古今中外经典文本,为任务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本研究结合经典课例,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任务设计策略,在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情境化任务设计:激活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

在《背影》教学中开展“家庭故事分享会”任务,成效显著。课前,学生化身小记者采访长辈,在交流中,他们不仅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更从长辈的讲述里触摸到家族情感的脉络,深切感受到亲情的厚重与温暖,这为后续理解课文中父子间含蓄深沉的情感埋下伏笔。课堂上,学生以“如果我是朱自清”的独特视角,用第一人称复述《背影》情节。这种角色代入的方式,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月台场景,真切体会到父子分别时的不舍与牵挂。在复述过程中,学生需梳理情节、把握细节,从而深入领悟“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课后撰写信件,学生将课堂所学融入其中,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达对父母的爱,能自然运用课文词汇,生动描绘父母形象,在完整学习闭环中提升语言组织与情感表达能力,深刻领悟亲情珍贵。

在《诗经》教学中构建“古代婚俗体验”情境,能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先秦文化的窗口。分组模拟先秦婚礼仪式时,各组依据《关雎》《桃夭》等诗篇精心设计迎亲对答、合卺祝词等环节。学生们穿上古装,化身古代新人、宾客,沉浸在庄重而浪漫的婚礼氛围中。通过角色扮演,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赋比兴”手法在仪式中的巧妙运用。比如,以《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引出对新娘的赞美,理解到这种手法如何借物言情、托物言志。最后撰写《我所理解的周代婚俗》研究报告,促使学生对体验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文化,在文化体验中深化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感受《诗经》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二、任务群整合设计:促进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核心,可设计“童年记忆”主题任务群:精读课文,分析鲁迅如何通过“覆盆子”“蟋蟀”等意象构建童年空间;对比阅读《少年闰土》,比较两位作家对童年趣事的不同叙述视角;拓展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归纳不同时代作家对童年主题的审美表达;最终以“我的童年地图”为题,用图文结合方式呈现个人成长记忆。该任务群通过文本互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同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北京某重点中学实践表明,学生作品在细节描写和情感深度上较传统教学提升明显。

围绕“家国情怀”主题,可整合《岳阳楼记》《土地的誓言》等文本设计任务群:任务一“经典语录摘抄”,要求学生分类整理课文中表达家国情怀的句子并撰写赏析;任务二“时空对话创作”,假设自己与范仲淹 / 端木蕻良对话,用现代视角回应其家国理想;任务三“红色基地研学”,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革命纪念馆,结合课文内容撰写解说词。这种跨时空、跨文体的任务设计,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完成文化传承。上海某校调研显示,参与学生能准确阐释“先忧后乐”精神内涵,大部分表示更理解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三、实践性任务设计:强化语言运用与创造能力

在“新闻单元”教学里开展“校园新闻周”项目,能让学生深度体验新闻生产全流程。任务一新闻采写环节,学生分组采访校园活动,从确定选题、设计问题到现场采访,全程自主完成,并运用倒金字塔结构撰写新闻稿,这要求他们精准提炼关键信息,合理组织内容层次。任务二版面设计时,学生借助 Canva 等工具制作电子报纸,需精心考量标题字号、图片搭配等视觉要素,让新闻呈现更吸引人,锻炼了审美与排版能力。任务三新闻评论要求学生针对校园热点事件撰写社论,这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事件本质,表达独立观点,有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任务四成果展评举办新闻作品展,邀请校报编辑现场点评,为学生提供了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了解自身作品的优缺点。整个项目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从新闻素材获取到成品展示,全方位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学会用准确、生动、有逻辑的语言表达观点和信息。

学习《中国石拱桥》时设计的“桥梁文化探究”跨学科任务,实现了多学科的有机融合。语文组解读课文说明方法、分析语言风格,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技巧;物理组讲解拱桥受力原理并制作简易模型,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美术组指导学生绘制桥梁写生、研究建筑美学,提升艺术感知力;历史组梳理桥梁历史背景、编写解说词,增强文化底蕴。各小组最终合作完成“桥梁文化博物馆”虚拟展览,通过 H5页面呈现成果。这种任务设计打破学科壁垒,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融入科学思维与艺术审美,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还培养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任务设计,本质是构建“语言实践—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学习场域。通过情境化任务激活语言建构,任务群整合促进审美鉴赏,实践性任务强化语言运用,可有效破解传统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丰富的文本资源为任务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需以核心素养为纲,创造性转化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素养提升。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任务设计,以及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量化研究,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涛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任务群设计与实践策略 [J]. 求知导刊 , 2025(3):23-25.

[2] 黄慧萍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策略分析[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7):118-120.

[3] 石雨霁.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 , 2023(3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