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指导中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探究

作者

黎圣超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嘉禾小学校 重庆 400020

前言:

作为一门以“议题”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活动在具体开展中是基于多篇文本的结构化组合、对比共读来促进更多学生在整合性阅读学习当中激活、拓展高阶思维与语文核心素养,为之后的学习应用做好铺垫。为了能够将群文阅读指导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针对议题设计的持续优化探究应给予足够重视,以此来促进群文阅读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基于教材内容挖掘议题生长点

围绕“人文主题”来合理延伸议题。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人文主题具有的情感导向、价值内核是非常显著的,可将其视为议题设计的着手点。比如:《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这几篇都是围绕“家国忧思”展开的,在群文阅读指导中,就可以通过“不同时代文人的‘忧国’之思——从古诗看‘小我’与‘大我’的联结”这一议题的延伸设计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人所处时代背景、诗歌情感表达进行对比分析,为学生对爱国情怀的多元呈现有更好理解[1]。

联系“语文要素”来深化议题。语文教材当中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提供支持,在议题设计中,可将这些要素合理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核心问题。比如: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为例,就可整合《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散文来设计出“如何用‘具体事物’传递抽象情感——对比两篇散文的抒情手法”这一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群文阅读学习中,着重围绕“时间流逝”“等待焦虑”等情感,对作者是怎样借助“周围环境变化”等具体事物来进行自身情感抒发的做出细致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这一语文要素,促进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围绕文体差异来优化议题设计

首先,对于记叙文来讲,应将“叙事策略”视为核心。高段记叙文当中涉及到的叙事相对复杂,在群文阅读指导中可从“叙事视角”“情节结构”入手来进行议题设计。比如:以《将相和》、《猎人海力布》为例,一篇是历史故事,一篇是民间故事,可进行“不同问题的叙事‘详略’艺术对比分析”这一议题的设计,让学生思考为何《将相和》主要对“冲突”进行详写,而《猎人海力布》则是对“对话”进行详写,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明确历史故事应将人物关系的突显视为重点,而民间故事则要对情节感染力给予着重呈现,对叙事详略和文体功能之间的关联有准确把握,为之后的学习应用做好铺垫 [2]。

其次,说明文,要在群文阅读指导中将“说明方法”“逻辑结构”视为重点。在具体讲解中应紧紧围绕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以及信息组织的逻辑顺序来进行。比如:以《太阳》《松鼠》这两篇文本为例,可以设计“同样都是对事物做出介绍,为什么《太阳》引用的都是‘列数字、作比较’而《松鼠》运用的更多是‘打比方、摹状貌?’——围绕说明对象特点来明确说明方法的选择”这一议题,让学生在文本的对比阅读中充分认识到,引用的说明方法是需要为事物特征、写作目的服务的。

最后,古诗文,要将“意象解读”“文化内涵”视为重点。在古诗文的群文阅读指导中,可着重围绕“经典意象”等角度来进行议题设计,以此来增加教材内外文本内容的联系。比如:以《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这些古诗词都是对自然景色做出描写的,在具体开展群文阅读中,可适当的拓展《枫桥夜泊》这类内容,然后,设计出“古诗中的‘月亮’意象,为什么有的显得很‘孤寂’有的显得很‘亲切’?”这一议题,让学生在群文阅读学习中,能够自觉的联系诗人心境、写作背景来对意象的情感承载做出分析。

三、议题分层设计去搭建思维阶梯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要将信息整合、内容理解视为重点。可通过多设计“多篇文本中主人公的共同品质有哪些?”“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进行中心意思的表达?”等议题的设计来优化低阶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顺利的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将文本内容准确的概括出来 [3]。

对于提高层的学生,要将对比分析、批判质疑视为重点。可通过“都是对母爱’做出描写,《慈母情深》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表达方式存在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这类议题的设计来强化高阶思维培养,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形成个性化见解。

对于拓展层的学生,要将迁移运用、创意表达视为重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将跨学科知识内容引入群文阅读课堂。比如:“如果让你将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给外国朋友,你会借鉴教材中哪一类文本的表达方式?”这一议题的设计来拉近群文阅读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整合《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这几篇文章,围绕“环保”主题来进行阅读分析,带领学生思考可以为家乡生态做些什么?为现有知识内容的实践转化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群文阅读教学指导的灵魂所在,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人文主题,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特别是对于高段群文阅读指导的议题设计,除了要避免出现“为群而群”的形式化,也要防止出现表面化,要让学生在联结、对比、整合多篇文本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还有思维品质的协调统一发展,促进群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崔净净 . 群文阅读助力学生有效学习古诗词——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高学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 2024, (06): 113-115.

[2] 周贵林.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5, (07): 130-133.

[3] 崔育媚 .“任务牵引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实践为例 [J]. 教育界 , 2024, (31):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