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船舶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创新与效率提升策略探讨

作者

陈迪华

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11400

船舶建造属于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范畴,其中牵涉到诸多不同的专业以及繁杂的工序。就传统建造模式来讲,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使建造周期变得格外漫长,成本居高不下,质量控制更是存在不小难度。而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把船舶建造的整体过程划分成若干个较为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会分别在专门指定的生产区域展开建造工作,等到各个模块建造完成之后再进行最终的总装操作。这样的工艺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成为船舶建造行业后续发展的重要导向。

一、船舶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的原理与流程

船舶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最为关键之处在于会把船体依据功能、结构或者区域划分成诸多模块。在设计阶段中,要全面且细致地去考量模块所具备的标准化特性、通用性以及可装配性,从而给后续的建造工作打下相应的基础。在制造阶段,各个模块都将在各自独立的生产单元里面开展建造相关事宜,涵盖结构件的制作、设备的安装操作以及管路的铺设任务等等一系列内容。等模块建造完成后,再将其运输到总装场地,进而实施模块合拢以及总装调试工作,最终形成一艘完整的船舶。以某大型集装箱船为例,其船体能够划分成为船首、船尾、货舱、机舱等诸多的大模块,并且每一个大模块还能够进一步细分出多个小模块。

二、工艺创新点

2.1 技术创新

2.1.1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设计软件来构建船舶的三维模型,并且针对模块设计展开虚拟仿真操作。借助对该模块建造过程、装配过程以及船舶整体性能的模拟,能够提前察觉到设计当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装配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实时呈现出模块建造的实际状态,从而为生产决策给予一定的依据参考。

2.1.2 高精度制造技术

引入数控切割、自动化焊接以及激光测量等,能够使模块在制造精度以及质量都得以提升。数控切割设备能够在切割环节做到高精确度,可以对各种不同形状的板材以及型材进行精准切割;而自动化焊接设备,则能够确保焊接的质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至于激光测量系统,其具备实时监测模块尺寸是否存在偏差的能力,并且还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采用上述这些技术后,模块出现焊接缺陷的情况明显减少,缺陷率降低了 50% ,并且尺寸精度也能够被控制在 ±2mm 的范围内。

2.1.3 模块化接口技术

开发标准化且通用化的模块化接口,以此来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能够做到可靠并且操作起来较为便捷。在接口设计方面,周全地考量到了结构强度、密封性以及电气连接等诸多因素,并且还采用了快速连接装置以及定位系统,进而使得模块装配的效率得以提升。

2.2 管理创新

2.2.1 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采用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模式来对船舶建造项目加以统一管理。PMO 具体负责去制定项目计划,协调各类资源,并且要对进度以及质量予以监控。引入敏捷项目管理的理念,依据项目实际的状况来及时地调整计划,以此提升项目响应的速度。

2.2.2 供应链管理优化

建立起供应商管理系统,进而与供应商构建起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信息共享这一方式,达成供应链协同运作的目的,以此来保障原材料以及零部件能够按时且按质完成供应。采用准时制(JIT)采购模式,从而减少库存出现积压的情况,降低相关成本。

2.2.3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构建起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设计环节、采购环节、制造环节以及总装环节,均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强化质量检验以及检测工作,运用无损检测手段、理化性能测试等多种方式,保证模块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开展质量方面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三、效率提升策略

3.1 优化模块划分

综合考量船舶结构、功能、建造工艺以及运输条件等诸多因素,对模块予以合理的划分。在划分模块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功能保持独立性,结构需保证完整性,尺寸应当适配合理,并且要方便后续的运输与装配操作。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针对模块划分方案展开评估与优化处理,通过此举来减少模块的数量,进而降低装配方面的工作量。

3.2 加强生产计划与调度

制定详尽且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清晰界定各模块建造所需的时间、装配的先后顺序以及资源方面的需求情况。借助生产调度系统来对生产进度予以实时的监控,依据实际的状况对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整。秉持并行工程理念,妥善安排各个工序所用的时间,以此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生产现场所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层,管理层也能够迅速作出响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3 推进智能制造

加大对智能制造技术投入力度,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等设备,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及管理,智能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进船舶分段建造过程中的数据积累与分析,为后续的工艺优化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3.4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船舶建造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构建起多层次且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和高校以及职业院校展开合作,推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以此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的技术人才。强化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促使员工的技能水平以及创新能力都得以提高。而培养专业人才队是实现工艺创新以及效率提升目标的关键所在。企业应定期举办技术讲座以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持续的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还能够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船舶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5 加强焊接技术

首先,先进焊接技术如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提供了更高的焊接精度和质量。激光焊接通过高能量的激光束将材料迅速熔化并冷却,形成了高强度、高致密性的焊缝,从而显著提升了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搅拌摩擦焊接则通过摩擦热使材料达到塑性状态,然后在顶锻压力的作用下形成致密的焊缝,同样提高了焊接接头的质量。其次,先进焊接技术有助于减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影响区,从而降低了焊接接头和母材的性能差异。传统焊接方法中,热影响区往往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如韧性降低、脆性增加等。而先进焊接技术的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大大缩小了热影响区的范围,使得焊接接头与母材的性能更为接近,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结论

船舶分段建造模块化工艺已然成为船舶建造行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走向。借助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这两方面举措,该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等诸多方面均呈现出颇为显著的优势。若要更进一步地提升效率,那就需要对模块划分加以优化,同时强化生产计划与调度工作,并且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相关事宜,另外还要着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伴随这些创新举措以及各项策略不断地得以实施,船舶建造行业定将迎来更为高效且更为优质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蒋剑峰 . 散货船分段建造效率提升关键因素探讨 [J]. 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24, 32(9):52-54.

[2] 刁雷雷 , 姜旭枫 , 刘保华 , 等 . 一种船舶艏部分段的建造方法 .CN202211025919.7[2025-06-30].

[3] 刘晓、李瑞、张维平 . 船舶分段吊装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20, 37(9):3.DOI:10.16791/j.cnki.sjg.2020.0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