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守正与创新

作者

白玛姐

若尔盖县融媒体中心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新闻传播推入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多元融合,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受众互动需求高涨,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流程与接收习惯。在这一背景下,新闻编辑作为内容生产与把关的核心环节,其角色定位与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如何在喧嚣的变革浪潮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根基,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实现有效传播,成为编辑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守正与创新,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融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主旋律。

2 守正:筑牢新闻专业的根基

融媒体环境瞬息万变,但新闻工作的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编辑的守正,主要体现在对以下核心领域的坚守:

2.1 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

2.1.1 把稳方向之舵

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演变,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是编辑工作的生命线。编辑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确保所有发布内容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1.2 深化价值引领

在多元信息纷扰中,编辑要成为主流价值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播者。精心选择、编排内容,突出反映社会进步、时代精神、人间真善美的报道,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巩固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

2.2 恪守内容真实的生命线

2.2.1 严把事实核查关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融媒体时代信息源复杂,传播速度快,谣言与虚假信息易滋生。编辑必须强化核实意识,建立更严谨的多源求证机制,充分利用技术工具辅助核查,对存疑信息坚决存疑,确保发布的每一条新闻事实准确、细节无误。

2.2.2 深入本质求真相:

不满足于表面信息的传递,编辑应推动记者深入现场、深入调查,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努力呈现更全面、更深刻的真实,避免片面化和肤浅化。

2.3 强化专业规范与伦理

2.3.1 遵守采编流程

严格遵守新闻采编播发各环节的规范流程,是保证内容质量和避免差错的基础。融媒体环境下流程可能重组,但关键的把关环节不能缺失或弱化。

2.3.2 坚守职业道德

自觉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不正之风,维护新闻工作的纯洁性和公信力。尊重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合法权益,保护个人隐私,报道涉及未成年人、受害者等特殊群体时尤其要审慎。在追求时效和流量的压力下,更要保持冷静和定力[1]。

3 创新:拥抱融媒变革的浪潮

坚守根基的同时,编辑必须主动拥抱融媒体带来的变革,在理念、技能、方法上大胆创新:

3.1 创新内容生产与表达

3.1.1 探索多元叙事

突破单一文字报道的局限,熟练掌握并综合运用短视频、直播、H5、数据新闻、图解、动漫、VR/AR 等新媒体形式。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和受众偏好,选择最合适的叙事方式,提升内容的吸引力与表现力。例如,将复杂的政策解读转化为生动的动画短片,利用直播展现新闻现场的真实感。

3.1.2 强化用户思维

转变“我播你看”的传统模式,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入研究不同平台用户的阅读习惯、兴趣点和信息需求。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手段,实现内容的精准策划、精准生产和精准推送。内容设计要考虑用户是否能看懂、是否愿意看、是否乐于分享。

3.2 创新编辑流程与协作

3.2.1 构建融合编辑中枢

打破传统媒体按媒介形态划分的编辑部门壁垒,建立适应融媒体生产的“中央厨房”式编辑调度中心。实现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编辑需具备跨平台统筹协调能力,高效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3.2.2 强化协同与策划

编辑工作前置,深度参与重大选题的策划。加强与记者、摄影摄像、美编设计、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等岗位的紧密协作。通过定期策划会、即时通讯工具等,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协同高效,共同打造高质量融媒产品[2]。

3.3 创新互动与服务方式

3.3.1 激活用户参与

利用融媒体平台强大的互动功能(评论、点赞、弹幕、投票、话题征集等),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用户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例如,就热点话题发起在线调查,征集用户故事或线索,将用户优质评论精选呈现。让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生产的参与者。

3.3.2 拓展服务功能

新闻媒体不仅是信息提供者,也可以是生活服务的连接者。编辑可以思考如何将新闻内容与本地化服务(如政务信息查询、便民服务指南、文化活动预告等)相结合,增强平台的实用性和用户粘性。

4 守正与创新的融合:编辑能力的重构

在融媒体时代,编辑要实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自身能力的转型升级:

4.1 提升复合型知识技能

4.1.1 精通专业,拥抱新知

深厚的新闻专业功底是基础。同时,编辑必须持续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如基本的音视频剪辑、数据处理、可视化工具)、网络传播规律、平台运营规则、基础的数据分析知识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1.2 增强审美与网感

提升对融媒体产品视觉呈现、交互设计的审美能力。培养敏锐的“网感”,能够快速捕捉网络热点,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使内容更接地气、更符合网络传播语境。

4.2 强化把关与引导能力

4.2.1 升级把关维度

把关不仅限于事实真伪和政治导向,还需拓展到技术呈现的准确性、传播方式的适当性、互动评论的引导性、版权使用的规范性等多维度。在海量信息和快速传播中,精准识别风险点[3]。

4.2.2 提升舆论引导艺术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编辑需提升设置议题、引导话题、回应关切、疏导情绪的能力。善于运用融媒体手段,以更柔性、更巧妙的方式凝聚共识,澄清谬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4.3 培育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

4.3.1 保持开放与敏锐

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和用户行为变化。敢于尝试新方法、新工具、新形式,不畏惧失败。鼓励编辑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实验。

4.3.2 持续学习与迭代

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参加培训、交流研讨、自主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优化工作方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5 结语

融媒体时代为新闻编辑工作打开了广阔空间,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守正,是坚守新闻工作的灵魂与底线,确保权威性和公信力;创新,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动力。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唯有在坚守新闻专业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融媒规律,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新闻编辑才能在变革的洪流中找准定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创作出既导向正确、真实可信,又形式新颖、传播有效的优质新闻产品,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守正为创新指明方向,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二者的深度融合,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必然选择和制胜之道。

参考文献:

[1] 凯赛尔·柯尤木 .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守正与创新 [J]. 中国报业 ,2022(12):34-35.

[2] 燕妮 . 探究融媒体背景下电视编辑的守正与创新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12):144-146.

[3] 袁超 .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 [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