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式”助燃,开放提能
罗丽平
浙江省玉环市楚门中心小学 浙江省玉环市 317605
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自主开放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语文课堂中,借助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宽松、平等、开放、自主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寻找出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的连接点,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那么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的新型课堂,满足学生情感、活力、知识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极有意义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要向学生生活开放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指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掌握教材外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所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借助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教学一开始,为让孩子们尽早地走入文本,教师引入了一则下雪的小视频,很快把孩子带入生活。孩子们开心地谈论着下雪天时的心情, 下雪天时会干些什么?就这样创设了氛围,激发了情绪,为孩子们读好“下雪了,下雪了!”这一句话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完儿歌后,进行了开放式拓展说话训练:小画家们在雪地里作画可真有趣,他们的欢声笑语吸引来了谁?出示几个脚印,联系生活说说分别是谁画的?他们画的都是些什么?引导孩子们选择一位喜欢的小画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学习课文的句式,编一首新的小诗。
孩子在此间可以不断发现、不断应战、不断体验,享受学习的快乐与喜悦。
二、语文课堂要向学生的思维开放
一直以来,老师们仿佛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总是想尽办法将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训练,而忽略了个体学生的心理活动、态度和情感 , 无意识间,竟让学生就成为了课堂中的“配角”和“观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学生才能活跃思维,畅所欲言。
一教师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在课初让学生尽情地读课文,谈谈“你有没有憎恨,有没有喜欢,有没有悲伤,有没有敬佩,有没有同情,有没有困惑 ?”放手让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感受,使他们的思维多方位的活跃。课堂中,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地说 :“我很敬佩白骨精,因为她做事坚持到底。”本以为教师会来一顿训斥,没想到老师并未立刻加以否定,而把发言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论证中使那位学生明白了“白骨精越坚持到底,她干的坏事会越多 , 这种作恶到底的作风值得敬佩吗 ?”把学生引到正确的人生观上,而又尊重了他的独特体验,使语文课堂向学生的思维开放。
三、语文课堂要向全体学生开放
在每个班级里,总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白天鹅”和“丑小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十大要点时指出 :“创造一个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对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被重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扩大语文课堂的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的形成。既要看到白天鹅们存在优势,也不能将“丑小鸭”们遗忘。
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是眷顾思维活跃的尖子生,而是要将信赖的目光投向了班中的中下学生,让他们来表现,让尖子生们帮助评议,在互助中,在赞誉声中,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层度的收获和满足感。
四、语文课堂要向其他课程开放
语文课程具有多学科、多信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是各种知识的“集成块”。
我们要以其他学科为参考,融合几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课程整合,重视各个学科之间整体联系,让语文课程走“集大成者”之路。
如教学《丑小鸭》前,教师先播放了一段《如果感到幸福的话》的音乐,顿时,全体学生拍掌顿足 , 共同合唱 , 情绪饱满激昂,音乐结合,将学生带入了课文,使学生从幸福开始,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再回归变成白天鹅后的幸福,音乐的融入,使得课堂充满情感。
又如欣赏《小池塘》一课时,让学生拿起彩笔画一画,小组合作,组内交流,介绍图画中的景色,融合美术课技巧,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
五、语文课堂要向课外开放
《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要达到400万字的阅读量,如此巨大的阅读目标,光靠学生自己,完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课堂,与课外知识连接,使课内外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正确地阅读,从而向课外有计划地开放。
如在教学《蝴蝶的家》, 当一学生提出“蝴蝶的家还会在哪里?”时,教师巧妙地穿插了有关蝴蝶生活习性知识的介绍 , 谈谈在课外了解到一些动物住穴的知识,借课件播放了相关知识,出示几本课外书,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又如在教完《江雪》一诗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了《题秋江独钓图》,感受两首诗在诗人经历,描写意境等方面的不同,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整合,使课内外相融合,连成一个整体。
在教育改革的百花园中,我们坚信,自主参与的开放式新型语文课堂必犹扑面而来的春风,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新世纪呼唤全新的语文教育,让我们为构建开放自主式的语文教学的新型课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 教育研究,2015 年第9 期
[2] 马文奎.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教学实践探析[J]. 考试周刊,2021,(47)
[3]《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也谈小学中段仿写作文教学 | 2014 年第 00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