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陈松枝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4624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化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重点。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数学课堂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创新性,还能促进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换,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数学在培养小学生理性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打造思维型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引发学生参与思维活动,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培养思维型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平台。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时,能够独立分析数学问题,理清问题背后的结构,而不是一味依赖教师的讲解。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不但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此外,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学会在面对新问题时采取合理的推理和判断,从而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且在日常数学学习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自我反馈和调整,进一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1.2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讲求逻辑推理的学科,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各种数学概念和规则,并能够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清晰的联系。通过思维训练,学生可以从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规律,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归纳,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解题时的推理和判断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需要先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再通过分析条件进行合理推理,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这一过程的每一步都依赖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清晰的思路,避免盲目猜测,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1 问题导入,激发思考意愿
强烈的思考意愿是小学生开动脑筋,专注数学问题分析的必要前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设计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愿,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有趣的课堂问题能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思考。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数学知识探索环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或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度思考,或在课堂开始环节设置悬念,以形式多样且具有吸引力的数学问题导入数学主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2.2 开展游戏化教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化教学法融入其中能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且能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的小型比赛类的游戏,如数字接力赛、数学迷宫、数学拼图等,或者是组织一些手工实践操作活动、小组合作研究探讨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游戏中寻找出数学规律,探索数学原理,学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2.3 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思维交流碰撞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讨论学习问题,能唤起每个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合作学习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不同观点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内、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讨论话题要开放,允许不同观点存在,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要做讨论的组织者,适时介入讨论,引导学生聚焦话题、深入思考。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则要充当“支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在合作讨论中,学生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中得到锻炼,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交流讨论也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合作意识、表达交流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4 运用数学思维工具,提升思维能力
列表、思维导图、估算等是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数学思维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思维能力。列表能帮助学生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列表的形式梳理所学知识,厘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将统计图、概率等知识点一一罗列,厘清学习脉络。而思维导图则是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直观展现知识间的关联。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启发式、分层式及探究式等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和注重思维过程的评价,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这些策略的灵活运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贵玺 .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评《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3(18):22.
[2] 贾丽萍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J]. 读写算,2022(33):147-149.
[3] 次仁 .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传奇故事,2024(10):29-30.
[4] 秦静 . 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思维: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