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法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李雯婷
湖北经济学院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提出,所有学科和专业都要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外语类课程站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第一线,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在文化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二外法语作为面向英语各个专业的一门课程,受众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服从国家教育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值得各位二外法语老师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一.二外法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与短板
二外法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1. 中法关系中具有天然的思政资源可供挖掘。1685-1692 年,康熙大帝通过传教士和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与科技交流。孔子的儒家思想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推崇,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法国商船运回的中国瓷器和丝绸,则在法国宫廷引发“中国风”热潮。1919 年前后,我国大批有识之士赴法参加勤工俭学运动,其中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这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为法语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与丰富素材。2. 法语二外的学习动机与课程思政可以产生良性互动。学生在各个语种之中选择法语作为二外,说明学生对法语语言和法国文化是有自发性兴趣的,当课程思政根植于学生的文化兴趣时,带来了从外部灌输到内部生长转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过去对包括法国在内西方国家文化的“仰视”慢慢转变为一种更自信从容的“平视”。二外法语的课程思政将顺应这种局势,引导学生以更加客观理性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法国文化,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对他国文化的包容与开放,超越二元对立,培养文化间性思维。
与此同时,二外法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短板:1. 课时紧张。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讲授庞杂的法语语言知识并进行相关练习已经捉襟见肘,很难有大块时间进行专门的思政教学。2. 教材资源有限。目前常见的二外法语教材有孙辉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简明法语教程》;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大学法语》等。这些教材基本上没有配套的思政部分,需要教师自行扩展和补充。3.二外学生大多为初学者水平,很难达到用法语深入探讨复杂思政主题的程度。如果此时引入超出他们实际语言水平太多的话题,学生容易产生畏难与厌倦情绪,容易出现教学与实际脱节,形成“两张皮”的不好效果。因此,在课时有限,教材资源有限,学生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立足于现有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与能力所及,进行恰当的扩展与挖掘。
二.二外法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实践——以《简明法语教程》为例
《简明法语教程》是一套经典的二外法语教材,其编排合理,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坡度平缓,还附有英法对照,非常适合二外法语学生和自学法语者,但是它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部分课文略显老旧,与时代脱节。如果指定了《简明法语教程》作为课程教材,教师可以在保留教材原有语法和核心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当前热点话题,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真实语料进行补充。接下来,笔者将以其中几课为例,尝试将思政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第十三课——louer un appartement 租房。不管在法国还是在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面临租房这一现实性问题,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的代入感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1)语言和交际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法语中关于租房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如“Je cherche un appartement”(我在找公寓)、“Il y a une chambre”(有一间卧室)等,能够在模拟场景中与他人进行租房相关的对话,包括询问房屋信息、租金、配套设施等。(2)思政目标。对比中法租房政策,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福利理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课前准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前分为两组,分别查找法国租房政策和中国租房政策。查找过程中,法国组的学生学会了HLM(廉租房),CAF(住房补贴),CROUS(学生事务中心)等法语缩写的含义,中国组的学生了解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了解了武汉,深圳等不少城市都有面向大学毕业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的免费住宿或房租减免政策,和他们今后找工作租房子直接相关。
课堂思政学习:1. 导入。展示两张图片:中国武汉江夏区人才公寓的申请界面VS 法国巴黎 CROUS 学生公寓的租金调整通知。提问:“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两国租房,会面临哪些不同政策?”2. 小组汇报与讨论。结合上述提问与课前查找结果,法国组和中国组分别发言,学生们对两国面向大学毕业生的租房政策都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政策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差异,并展开讨论。3. 总结与升华。中国政策体现了“人才强国”战略,地方政府通过住房保障吸引毕业生扎根发展。法国政策侧重“社会福利 + 环保”,但租金市场化调整反映经济压力。中国租房政策不是简单的福利,而是“人才强国”,“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的优势体现。
教学反思:本部分思政学习以中文为主,关键词和经典句型使用法语,将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很好地结合起来。整个过程用时大概 30 分钟,不到一个课时,让原本单薄的课文变得充满层次而且接地气,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更强化了学生们的政治认同感与家国情怀。
第十六课——Un fils de paysan 农民之子。本课看似讲述了一个在遥远的法国,一位外省的普通年轻人去巴黎打工的故事,和学生们关系不大。但是如果给这个人物以选择权,他到底是去巴黎还是留在家乡?如果这个选择发生在中国呢?由此让本课内容贴近实际,帮助学生们思考他们今后的就业选择。
课前准备:请学生们分小组,都市组列举在上海 / 巴黎工作的优势,乡村组收集和列举中国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指导下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具体案例,并思考自己心中更倾向于哪种生活。
课 堂 思 政 学 习:1. 导 入。 提 问:“Pensez-vous qu’il est préférable de vivredans une grande ville ou dans une petite campagne ? Pourquoi ?”(“你认为选择大城市还是小乡村生活更好?为什么?”)2. 第一轮小组汇报与讨论。倾向大城市的学生们发言总结:大城市在法国有巴黎、里昂、马赛等,在中国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它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意味着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更快的生活节奏。倾向小乡村的学生们发言总结:在法国,人们较为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许多人选择留在小城市,享受宁静的生活和紧密的人际关系。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机会,他们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3. 第二轮小组汇报与讨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下,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如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特色手工业,非遗传承技艺等,通过电商平台让它们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结合当地文化旅游特色,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挖掘乡村红色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4. 总结与升华。通过以上讨论,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个人选择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看到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开展得如火如荼,年轻人回乡创业是大有可为的。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都能成为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是时代的机遇,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教学反思:本部分思政学习尽管以中文为主,但关键词和经典句型会使用法语,如“乡村振兴”(la revitalisation des campagnes),“乡村旅游”(le tourisme rural),“特色农产品”(produits agricoles typiques)等,将思政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找工作和创业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的奇思妙想与创新思维让讨论部分妙趣横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二外法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意义与方法总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明确提出,课程思政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二外法语的课程思政内容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立足于课本,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这种接地气的思政教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及二外教学现实需求。通过课本内容延申出的思政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通过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才。
由于二外课时有限,思政教学部分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下几个部分。课前学生们根据所给任务收集资料,课后根据自身需求拓展阅读,课中分为导入,学生小组汇报与讨论,教师总结与升华几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探究法,比较法等。讲授法可以结合视频和图片资料,对学生不容易了解的法国文化部分进行讲述。探究法是老师给出具体事例并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比较法是通过同一主题下的中法对比,找出两者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帮助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开拓辩证思维,增强思辨能力。
二外课程思政教学尽量与语言知识传授相结合,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等方面突出思政主题,结合学生的学情状况安排适当的语言训练,通过课前准备,课上讨论等方式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三观。作为一名法语老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与同行多多交流,增强思政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打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二外法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J]. 中国外语, 2021(03).
[2] 黄国文 , 肖琼 .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 [J]. 中国外语 , 2021(03).
[3] 刘洪东. 新时代中国大学法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J]. 山东外语教学, 2022(02)
[4] 齐爱萍 . 课程思政背景下法语二外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 [J].大学 , 2025(02).
[5] 赵继伟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学报,2019(03).
作者简介:李雯婷。外国语学院法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