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画的角度看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王国莉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030
一、中国画的自主性与传统制约
中国画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其独特之处体现在对画家个性和情感的强调,以及对传统规范和技法的遵循。在交汇的艺术领域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交织在笔墨之间,构成了独特而富有挑战性的创作环境。
(一)艺术的自律性在中国画的传承
中国画的自律性体现在对传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虽然中国画传承了千年的传统,但画家没有被传统所束缚,而是通过对传统元素的重新诠释,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自律性推动着中国画在传承中实现了历史的延续与创新的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当代风貌。传承中国画,要先学习继承其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线描、水墨等传统技法是历代画家智慧的结晶,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传统技法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是传承中国画的重要途径。此外,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中国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艺术的精髓。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传承中的艺术自律性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个体创作者独立思考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当艺术被看成一个自为的完满的世界时,它对美的理解完全专注于公认的伟大艺术作品,以前被视为人的目标的美的世界,只是在艺术中才获得了它的存在和意义,美的艺术取代了以往神的理念世界的位置,将全部可见和不可见之美的统一包含于自身之中。这种自律性使得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传统与现代、个体与整体之间和谐统一的艺术表达。
(二)中国画家如何通过墨的表达方式实现自律性
自律性在墨的表达中得以彰显,画家通过对墨的掌控,调配不同墨色,表现出对画面整体氛围的把控。通过操纵墨迹的轻重,实现线条的流畅或沉稳,画家在创作中展现了对自己审美追求的自主决策。这种认知墨的能力使画家在表达情感和构建形式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实现了自律性的审美自主。
1. 墨色调配与线条运用
关于墨色,画家以独特的认知深入探究墨的多变性。通过调节墨的浓淡,捕捉不同的墨色层次,以表达画面的深邃与空灵。运用干湿度的差异,画家在作品中营造出丰富的质感,通过墨色的层次变化塑造独特的效果。这种对墨色的深刻认知,使画家能够通过墨的变化,实现画面中元素的细腻表达。在线条上,画家通过对线条的轻重、速度和质感的精准掌握,塑造出有韵律感的画面。线条不仅是表达形式,更是情感的传达媒介。通过变化线条的粗细、曲直,画家能够表达内心情感的起伏与张力。线条的流畅与沉稳,成为画家表达个体独立审美的直接工具。画家在创作中通过对线条的运用,实现了对形式和情感的自主掌控。
2. 传统墨技的创新与个性发挥
画家在传统墨技的基础上发挥个性化的表达。通过对墨的独特运用,例如探索不同的墨材料、发展新的笔法和技巧,画家在作品中展现了个体审美自由。他们创造性地将传统墨技嵌入到个人的创作语境中,实现了对传统的独立诠释,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传统墨技的创新既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贡献,又是对画家个性的自主发挥。通过对传统墨技的不断拓展和提升,画家在创作中实现了自律性,使其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中国画注入丰富的艺术内涵。
二、他律性在中国画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注重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必然使传统绘画注重对神韵的表达,注重对人物情感世界的揣摩和精神风貌的展示。首先,画家受到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继承千年传统,承担着历史文化的他律性。这种传统规范包括题材选择、构图布局、传统的绘画手法,形成中国画的独特审美。技法传承也是他律性在中国画中的显著表现。画家通过学习传统绘画技法和教育,受到前辈作品启发,形成了技法上的规范。这种技法的他律性既是对传统的敬畏,也是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使中国画在技术上有了延续性。
(一)传统题材的延续与他律性
传统题材的延续在于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中国画所选取的传统题材往往紧密联系着自然景观、植物花卉等元素,画家通过细致观察,体悟到自然美和生命哲理。这种感悟使得画家通过传统题材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大自然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因此,传统题材的延续使得画家在表达自己审美情感的同时,融入了对自然和生命的他律性认知。
总体而言,传统题材的延续在中国画艺术中是一种对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生命的敬畏,是画家在创作中体现他律性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传统题材的表达,画家在保持传统与追求创新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使得他律性的体现成为中国画艺术中独特的表达形式。
(二)传统技法的传承与他律性
传统技法的学习与传承在画家的创作中占重要地位。画家深入研究前贤名作,学习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使得他们能够在创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这是对技法的传承,更是对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的传承,体现了画家对他律性的认同。最重要的是,传统技法的传承不是僵化的复制,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寻求创新。画家通过在传统技法中注入新的理念,创造性地演绎和发展传统,使其在当代语境中散发生命力。这种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自律性和独立思考。
总体而言,传统技法的传承是画家对他律性的一种深刻体现。这一传承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又通过创新的手法将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为中国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三、中国画的艺术自律性与传统他律的交融
这种艺术自律性与传统他律性的交融使得中国画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又能够不断创新。画家在创作中既保持对传统的敬仰,又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实现了独立表达。这不仅为中国画注入时代感,也体现了画家对艺术自律性与传统他律的理解与实践。因此,中国画的艺术自律性与传统他律的交融成就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既自主又有序的艺术美。
综上所述,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家通过追求自主创作展现了独立的艺术自律性,同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体现了他律性的影响。这独特的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内涵,也呈现了一种既保留传统底蕴又迎接现代挑战的艺术风貌。在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相互影响中,中国画创造了独特的艺术美,也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中国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优良传统应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持久而深刻。
参考文献:
[1] 邵大箴.《中国现代美术史》. 美术出版社, 2000.
[2] 李泽厚.《美的历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3]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空间表现》. 三联书店 , 2005.
[4] 高名潞.《意派: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意志表现》. 三联书店 , 2009.
作者简介:王国莉 (1995.12-),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研究方向为工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