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烤企业初烟收储养护质量提升初探
许芳 贺增辉 何娇 吕铃丽 肖丽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陆良复烤厂
摘要:
复烤企业在烟草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收储养护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卷烟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本文旨在探讨复烤企业如何通过完善仓储设施、采用“标准框栏+RFID电子标签”的收储模式以及强化收储管理等手段,提高收储养护质量,从而确保烟叶原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卷烟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保障。
关键词:复烤企业;初烟;收储养护;仓储设施;RFID电子标签
引言
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复烤企业作为连接烟叶种植与卷烟生产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初烟收储养护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仓库基础设施落后、收储效率低下、管理方式粗放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烟叶质量、制约了复烤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复烤企业收储养护质量,对于提升整个烟草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初烟收储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仓库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一些新兴烟区的烟叶产量显著提升,但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显得相对迟缓,无法充分满足产量增加的需求,尤其是烟叶仓储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具体而言,仓库数量不足,设备配置较为简陋,且仓储环境常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而仓库在防潮、隔热、通风、密封及排湿等方面的设施要么缺失,要么不够完善。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复烤厂的初烟收储常常是堆放在露天货场上,将烟包堆码成垛并使用篷布进行覆盖。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诸多隐患。露天货场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遮阳、防雨、通风等设施,露天环境下装卸以及存储都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遭遇雨水、高温、大风等恶劣天气可能导致烟叶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虫害、造碎等质量问题,装卸过程中还会影响入库进度,造成堵塞。对打叶复烤前的烟叶调查发现部分产区初烤烟叶有超过2%的霉变比例,同时烟叶变色导致的降级损失更是难以估算。相对于露天存储,室内仓库能够提供更好的存储环境。然而,目前室内仓库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初烟收储的需求。室内仓库的缺乏还导致烟叶在存储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分类和管理,容易出现混乱和损失。
初烟养护是确保烟叶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养护措施主要依靠每天测温判断是否霉变等,这种单一的监测方式无法全面反映烟叶的存储状态。缺乏必要的养护设备和专业人员,导致烟叶在存储过程中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维护。
1.2 收储效率低,用工成本大
当前,复烤厂初烟入库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装卸方式,工人将麻片烟从车上卸下并堆码到货位上。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存在劳动强度高、临时性用工数量大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工人工资不断上涨,甚至出现“用工荒”现象,导致装卸不及时,影响烟叶入库进度。除了装卸费用,这种方式带来的掀盖篷布费、翻烟倒垛费、篷布和草席等物资的维修管理费用等也是不容小觑的。
初烟使用传统麻片包装方式机械化作业率低,人工打包整齐度不一,限制了成堆高度,降低了空间利用率,仓容利用率不高。仓储管理主要依赖人工点件、过磅、抽检,并记录等级、重量、件数等信息。堆码时两端放置温度检测计,每天人工测温登记,检测温度异常。这种方式繁琐且易出错,仓储管理成本大,准确率不高。同时,相关数据缺乏互联共享,无法清晰明了地查看分析、生成相关报表。
1.3 管理方式较粗放,烟叶质量难以保证
烟叶贮存的中心任务不够明确,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烟叶企业在烟叶的储存管理上仍停留在简单的数量管理阶段,除了必需的烟叶防霉、杀虫工作外,没有树立“以提高烟叶醇化质量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烟叶数量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人工逐个点件加抽检过磅的方式,质量管理主要是进行简单的防霉杀虫工作,杀虫以传统的蒸薰杀虫方式为主,防霉主要依靠的是每天人工测温,出现质量、数量或其他管理上的问题,很多时候采用的都是经验性判断,缺乏准确的数据做支撑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粗放的管理方式会导致烟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出现了而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减少损失。
这种收储管理方式还容易引入非烟物质,产生油压烟、烟叶板结、烟叶造碎大等质量问题。传统麻片包装方式加上烟叶在站点、复烤厂之间调运装卸多流程移动,易引入麻片、麻绳等非烟杂物,按照目前行业要求的非烟物质控制标准:一类杂物含量为0,二类杂物含量小于等于0.00665%,麻片麻绳属于二类杂物,[1]这无疑增加了非烟物质的控制难度和成本。久放堆压加上暴晒、雨水等天气原因还易出现油压烟、烟叶板结、烟叶造碎大等情况,增加分选难度和损耗,影响出片率和烟叶质量。
2.对策与分析
2.1 完善仓储设施
完善仓储设施配套,要结合加工规模、工业企业加工要求,提高仓储能力,减少露天库、外租库使用,实现烟叶存储安全、物流衔接顺畅、组配空间充裕的理想状态。对于必须暂时存放于户外的物资,采取更加严密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方法,如搭建临时遮阳棚、自动盖篷布设施、安全防坠设施等,以减少自然环境对烟叶的不良影响。为提升仓库效能并确保烟叶储存质量,需对仓库实施科学规划与强化基础建设。首先,对现有仓库体系进行评估与优化,淘汰不适宜烟叶存储的设施,转而选用那些既符合企业生产需求,又利于烟叶保管与养护,且基础设施达到仓储安全标准的仓库作为烟叶仓库。依据各类烟叶的独特性质与存储要求,对仓库区域进行精细化布局,明确区分不同物资的存放区,确保各类物资分类存储、互不干扰,实现仓库的区域化与定置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仓库内部结构布局,旨在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物资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而言,构建立体仓库及原烟冷库是提升储存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原烟变质风险。事实上,国外原烟冷库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例如环球烟草公司的烟叶复烤厂,便是在烟叶收购后1至2周内即将其转移至原烟冷库进行低温保鲜(温度控制在12至16°C,湿度维持在50%至60%),以待后续的复烤加工。这一做法不仅显著保障了原烟的品质,还延长了复烤加工的窗口期,进而提升了复烤企业的生产能力(在烟叶丰收年份,可维持全年生产),为确保复烤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鉴于原烟含水量高且吸湿性强于复烤烟,储存原烟的仓库必须配备高效的降温与除湿系统。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原烟仓库应安装去湿机与排风扇,以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与适宜。
对所有的烟叶仓库安装仓库消防报警系统,设置温度监测设备,霉变监测设施如乙醇检测设备,定时检测烟叶养护状况,实时进行预报,确保烟叶仓储安全。通过全面优化与完善仓储设施,为烟叶的存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环境,从而降低损耗,提高存储效率和质量。
2.2 采用“标准框栏 + RFID 电子标签”的收储模式
为解决当前这种收储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降低烟叶质量等问题,可以采用“标准框栏+RFID 电子标签”的收储模式,提升烟包卸车、库内转运、烟箱装车等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变原有的麻片包装方式,使用框栏装烟贯穿烟叶物流全过程,基本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作业。目前,采用框栏装烟的方式已经在推广使用中,但还有很多复烤厂尚未采用。框栏设计规整且稳固性强,便于安装信息标识,其应用显著降低了烟叶在打包环节的破损率,有效阻挡了非烟杂质的混入,提升了机械化操作的效率,同时优化了仓库的存储容量利用率。此外,框栏包装还有助于实现质量信息的快速追溯,并促进了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人力、物力及财务成本,节省了存储空间,减少了用工需求和管理开支。相较于传统的麻包包装方式,框栏装载的烟叶在长时间堆叠存放时,能有效避免油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原烟储存管理的难度。转变为框栏包装后,烟叶的完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其香气质与香气量也得以优化,进一步改善了烟叶的整体质量。
从烟站收购环节开始便应用RFID电子标签,完成烟叶信息数字化承载。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或电磁传播方式,使用读写设备非接触地对电子标签进行写人或读取ID信息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性、穿透能力强、识读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好、可多标签同时识读的特点,而且信息存储量大、数据可改写等特点[2]。通过RFID技术,可以将烟叶的产地、等级、品种等关键信息录入到RFID电子标签中,为烟框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进而确保烟叶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查询、责任可明确”。在烟站打包环节生成RFID电子标签并与烟框绑定,在仓库的关键位置安装标签读写设备,读取标签信息后将数据传输到仓库管理系统。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AGV小车,在AGV小车上应用RFID技术,就可在叉车进行搬运的过程便实现框烟的入库出库。采用这种方式使仓库管理更加高效便捷,有利于调控仓库库容,减少人工成本,实现烟叶入库在库信息的全程可视化,提高信息化率,大大提升烟叶搬运、管理的效率。
2.3 加强仓储基础管理
①优化仓储管理队伍。作为卷烟原料质量保障的基础性工作,仓储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然而,当前部分复烤企业的烟叶仓储管理仍显粗放,缺乏健全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导致员工责任心不足,管理执行不力,阻碍了烟叶质量的提升。另外强化仓储人员的培训体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研修及引进专家授课等多种途径,提升仓储人员的专业技能、责任感和管理效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烟叶收储管理队伍,以确保仓储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②协调烟叶调拨进度,及时打叶复烤。初烤烟叶从收购到工商交接,再到复烤片烟的加工,流程复杂,周期最长可达六个月,长时间的储存增加了烟叶霉变的风险。因此,烟草公司与卷烟工业公司应以保障烟叶质量为共同目标,协调调拨进度,使其尽量往仓储条件好的地方调运,加速烟叶收购与调拨进程,及时推进打叶复烤工作,缩短储存时间。
③鉴于复烤厂生产能力的局限性,烟叶调运至复烤厂后常需等待加工,导致初烤烟叶储存时间较长,对质量构成较大影响。为此,卷烟工业企业需与复烤厂深化合作,派遣专业的烟叶养护人员入驻复烤厂,进行技术交流并定期检查储存状况,同时推广密封降氧技术在初烤烟叶储存中的应用,以减少因储存管理不当导致的经济损失[3]。
3.结论
通过对复烤企业初烟收储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完善仓储设施、采用“标准框栏+RFID电子标签”的收储模式以及加强仓储基础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初烟收储养护中的瓶颈问题。这些对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收储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还能够显著提升烟叶质量,为复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复烤企业应继续探索更加高效、智能的初烟收储养护模式,以适应烟草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配文,温圣贤.打叶复烤等环节中非烟杂物的控制措施[J].作物研究,2013,27(S1):51-53.
[2]盛小贺,杨玉才,张万全,等.自动化物流系统在原烟收购环节中的设计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7,22(05):132-133.
[3]李小兰,黄善松,黄聪光,等.烟叶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J].广西农业科学,2007,(0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