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融合研究

作者

赵晋平

松原市教育学院

引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获取知识的方式,中学语文课堂也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语文课程本身内容丰富,传统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拓展思维方面存在局限,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设计。探索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路径,会让课堂教学获得精准化、互动化的支持,同时为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提出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整合数字资源,优化呈现课堂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整合多种资源可拓展知识维度,增强学生感知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多层次的数字素材能够呈现语言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及情感内涵,使课堂内容更加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细设计资源组合呈现方式可形成知识链条,促进概念内化和思维迁移。

在《赤壁赋》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字资源整合文本、注释、历史背景图及名家朗读音频,将作品的文学价值跟历史情境呈现于多屏互动平台上。在投影或平板展示中,学生可以同时浏览原文、文言文注释及译文,更加直观理解作品的语言结构。配合互动式图表,将作者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形成可视化关系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意境变化及情绪递进。课堂中可采用分段任务模块安排文本分析,将“对江水景象描写”“抒发怀古之情”等重点段落标注为独立学习单元,学生在数字平台上完成标注、摘录,并实时生成思维导图,形成结构化认知链。平台内置语音朗读及调控节奏功能,辅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与情感节奏其同步深化情感体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数据反馈即时调整分析侧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作者修辞手法及意象布局,在数字化环境下自然衔接文本分析提升学习效率。

二、运用智能平台,重构语文课堂体验

参考文献:

智能平台结合数据处理、行为分析及个性化推送功能,使语文课堂呈现动态适配与精准干预,平台内置学习模块能够连续监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写作能力,为教师调整课堂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交互式界面与任务驱动机制引导学习活动从单向接受转向探索发现,使语言理解能力在数字化环境中获得可视化反馈。由此技术与教学融合形成持续循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呈现出多维互动体验的课堂。

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为例,智能平台用于优化课堂体验及学习节奏,教师利用智能平台模块化分解文章内容,设置任务兼顾理解、分析表达环节,学习活动在交互界面中呈现连续性。系统记录学生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发现过程、屠呦呦科研贡献及对疟疾防控影响的理解情况,自动生成可视化数据报告,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科研方法、实验设计及成果意义上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调整讲解重点。交互式思维导图将屠呦呦的科研历程、青蒿素实验流程及成果应用直观呈现,学生可拖拽概念节点、建立逻辑联系,强化整合信息能力。平台提供小组讨论板块和即时问答功能,学生围绕科研发现历程、实验步骤及科学精神进行协作分析,增强互动性。个性化任务包括延伸阅读、短视频讲解及科研新闻摘要写作练习,学生可根据理解深度自主选择模块探究。整体课堂呈现动态节奏,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分析科研逻辑及科学表达中获得连续支持,提升学习参与度。

可拓展跨平台资源共享与人工智能辅助评测从而延伸课堂互动,推动发展语文综合能力及分析性思维。

在线协作环境创造了超越传统课堂的交流维度,使学习活动延伸至虚拟空间。多用户实时编辑讨论和互评鼓励信息共享与思想碰撞从而多向展开思维。协作过程中,学生在语言组织、文本分析及创作实践中形成多层次认知结构,逐步深化互动驱动思考。与此同时技术平台提供任务管理、进度监控及协作分析功能,支持教学活动精细化操作,打造合作竞争并行的学习氛围。而空间的扩展打破时间界限,使学习过程保持连续性及高度互动,同时为高阶语言能力提供多维支撑。

三、引导在线协作,拓展学习互动空间

在《陈情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在线协作平台被用于引导学生分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情感脉络及劝谏方式,平台将原文拆分为“开篇陈述家境与自身处境”“中段表孝心与求情”“结尾恳切请求”三部分,学生在小组内分别负责提炼段落主旨,并在共享文档中实时汇总。讨论区功能支持学生分析并互评语言遣词造句以及排比修辞的运用,促使不同理解角度互相碰撞。平台生成实时数据报告,呈现小组贡献及互动情况,便于教师把握学生分析重点并指导语言风格。学生在协作中互补资料、共享见解并整合表达,逐步掌握文章恳切的情感递进以及劝谏逻辑。虚拟协作环境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强学习互动性并发展学生高阶语言能力,为学生理解古文劝谏艺术提供有力支撑。

[1] 胡飞飞 . 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有效性研究 [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 26 (01): 159-162.

[2] 孙超 .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 2023, 25 (13): 188-190.

[3] 赵彦萍 .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3,(02): 18-20.

[4] 卢若锟 .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高中语文课堂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20, (13): 129-130.

结束语: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优化教学结构并革新学习模式,多维数字资源提升文本理解精度并增强学习参与连续性,语文课程文化内涵以及语言逻辑借助技术获得多层次呈现,精准调控学习节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