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导式”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蔡子因
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中心小学
一、小学数学自导式课堂教学的含义与优势
1. 自导式课堂教学基本概念阐释
小学数学自导式课堂教学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学习任务与资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拓展,实现知识自主建构。
2. 自导式课堂教学显著的应用优势
模式的应用优势显著,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在解题中锻炼逻辑与创新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式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体,自主规划学习进程、选择方法,强化独立思考与自我管理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基,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小学数学自导式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 设计情境化任务驱动学习链条
设计情境化任务驱动学习链条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把抽象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具象化呈现。这对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小学生非常友好。而且,如此设计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中可将知识和已有经验结合起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科思维品质。
以多边形面积计算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生活创设如下情境:学校想把一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坛,花坛中每隔固定的间距种植一棵花草。一棵花草的采购价已知,一共需要准备多少资金?解决该问题,首先就要计算不规则空地的面积。学生用卷尺测量了不规则土地的周边长度,而后按比例缩小在草稿纸上画出了图形。在研究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可以把该不规则的图形用直线切割成规则的图形,最终得到一个长方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所以,只需要计算这几个图形的面积便能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由此可知,教师所创设的优质情境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结合,学生将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最终牢固掌握了书本知识。
2. 开展动态化分组协同探究活动
动态化分组协同探究打破传统固定分组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学习经验等一系列的因素灵活调整小组构成,目的是通过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加强交流,全面提升学科品质与学习能力。在动态化分组探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干预,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这不仅能提升后者的探究积极性,更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该问题是数学应用题的典型代表,对学生素质与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划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探究以下题目:1. 笼子里一共有鸡和兔子 20 只,20 只动物共有 52 只脚。鸡和兔子各自有多少? 2. 一束兰花 55 元,一束玫瑰花 70 元,买这两种花一共花了1735 元,每一种花各买了多少?对第 1 个问题,小组学生采用列举法、表格法和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得出答案。对第2 个问题,学生讨论后得出意见:这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变种,每一束花的价格相当于头的数量,买两种花的总花销相当于脚的总和。所以,前者的解答经验可以为后者提供参考。小组之间彼此交流进一步强化认识。因此,通过动态分组,学生能接触到多元解题策略,在协同探究中突破思
维瓶颈,提升数学推理能力。
3. 运用数字化工具赋能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需条件。《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确实多中小学各科都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数学是国民基础素质教育三大学科之一,更是教育结合信息技术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用数字化工具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科能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内在原理。几何画板不仅可以为学生画出非常精确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学生还可以点击操作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各项数值甚至整个形状。在学生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切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通过不改变每一条边长度的情况下拖动一条边最终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就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一次变形。因此,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学生可以轻松高效开展自主学习,将在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更便利地应用实践,提升学习效率。
4. 开展自导式全班分享展示交流
自导式全班分享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学习动态和重难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经验方法汇总,集思广益,不仅丰富了学习经验,更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品质。
以统计分析教学为例,该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向学生下达实践任务“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本次调查的主题相同,但调查细节却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调查完成后的交流阶段,学生轮流交换意见,分享调查经验。有的学生重点调查了全班同学对各种体育项目的支持率。在调查表中将所有的体育项目罗列并增加支持人数和支持率等数据补充。有些学生则重点调查不同类型的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比如,以性别为划分依据调查得知男生更喜欢篮球足球,女生更喜欢羽毛球等。以运动能力为划分依据调查得知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更喜欢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运动能力薄弱的学困生更喜欢运动量少且具有趣味性的项目。在每一位同学分享调查所得的过程中,学生对调查统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之后开展知识实践应用提供了借鉴。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导式课堂教学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天性,有助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贯彻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在未来教学中要进一步坚决贯彻落实该模式,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夏爱玉 . 小学数学“学导式”低年级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施——基于启发潜能教育理念的视角 [J]. 数学教学通讯 ,2018,(25):39-40.
[2]刘清.自导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博览,2024,(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