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路径
袁惠
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数学教育规范中明确强调,必须强化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策划,该策划需全面关照中学生在个性、已有知识、喜好和认知发展上的特点。在这种需求下,单元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数学内容并非孤立,它拥有紧密的逻辑链条和内在关联。为了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全的数学知识结构,强化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显得尤为关键,因而,初中数学的单元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一、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一)内涵
中学数学单元教学法是对常规教学模式的革新,它跳脱了传统课堂时间分配的框架,将彼此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的多个知识点融合为一个教学模块。这种融合并非单纯的学问叠加,而是建立在数学本身的逻辑条理和学生认知特点之上的,通过细致规划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着重于全局视角,重视知识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并有效掌握数学概念。
(二)优点
(1)优化教学效果:单元教学法通过集中利用教育资源,减少了传统教学中对知识点的反复阐释,从而降低了教师的不必要劳动投入,提升了教学成效。此外,学生在连贯的学习体验中,能更迅速地形成知识点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转化。(2)实现知识融汇:通过单元教学模式,将离散的知识要点编织成连贯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条理分明的数学知识结构。这样的系统化知识融通,不仅有益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掌握的知识。(3)提升学习热情: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或充满趣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后,会更容易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增强学习成效。
二、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1)构思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构思一系列适宜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动机,并伴有适当的难度。活动形式可以涵盖问题研讨、实际操作、探索性实验等多种类型。(2)构建团队协作机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由 4 至 6 名成员构成。保证各团队成员能力层次分明,以便于相互协作与促进。在团队中,学生能够互助解决难题、交流观点,并共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3)明确分配角色与职责: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为每位学生指派明确的角色与职责。例如,指派一名学生担任组长统筹团队活动,另一名学生担任记录员记录讨论内容等。这样做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履行个人职责。(4)促进互助对话:强调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对话,激励他们交换想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适时提供引导,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激发思维火花和知识的互动共享。(5)实时反馈与评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反馈,激励学生持续进行合作学习,并针对表现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教师还需通过观察团队学习表现和成果,对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和激励。
(二)以课堂测试为辅助,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巩固。
(1)按时执行课堂检测:按时开展课堂检测工作,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检测内容可涵盖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覆盖课程关键知识点与技巧。(2)深入剖析检测成效:对检测成效进行细致分析,挖掘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共性问题,识别出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强化与补充提供参考。(3)举办集体研讨与问题解答:基于检测成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研讨和问题解答。激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疑问,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知识点。(4)策划强化训练项目:策划一系列强化训练项目,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这些训练可能包括实际应用任务、深入探讨性问题、创意项目制作等,旨在加强知识记忆,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5)周期性回顾与归纳:在单元教学全过程中,定期安排回顾与归纳环节,帮助学生重温已学内容,加强记忆。通过这些回顾与归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为后续的学习阶段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知识拓展延伸
(1)结合实际情境教学:在课堂讲解中,融合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互关联。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与价值。(2)实施问题导向学习:设计一连串实际问题任务,促使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原理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涵盖日常琐事、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不仅深化了知识理解,还提升了学生实际应用和问题处理的能力。(3)进行现场实证研究:安排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与调研,让他们直接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比如,引导学生研究周边市场的商品定价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4)拓宽数学科普视野:在教学单元中加入更广泛的数学科普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引入非欧几何的概念;在代数教学中,介绍复数和矩阵等先进知识。
结语:
初中阶段数学单元教学的创新模式,融合了现实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性。教师以吸引人的议题为核心,构建一个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理解数学原理,更领略其应用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深入探索,增强其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及对学习的真正热情。本质上,这种主题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育框架,不仅助力学生学业成就,更奠定了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它标志着数学教学朝着更具深意、情境驱动、学生主导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舜 . 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教育研究 ,2021,4:80-83. 李华明 .
[2] 张晓丽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D]. 广东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