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效果与优化
李健华
宁强县阳平关镇中心小学
实践中仍存在驱动问题设计表面化、跨学科融合碎片化、评价方式单一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实践,提出三大优化策略,助力课堂从“知识灌输”向“素养生长”转型。
1 以真实问题为锚,构建“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
常规数学教学的问题起点常囿于教材习题层面,学生理解易停留表层。项目式路径要求将数学原理融入真实情境,“规划班级春游路线”即需统筹时间运算、路径筛选、经费规划等能力。个别小学在“统计”教学实践中,以“分析学生零食消费习惯”作为核心任务,学生设计问卷、采集数值、绘制条形图并解读消费规律。此过程不仅习得统计技术,更触发了对“理性消费”社会价值的认知。初始阶段聚焦“现象捕捉”,指引学生识别日常情境中的数学议题。部分乡村小学在“构建校园图书馆模型”项目启动时,先引导学生察觉现有空间布局的不足,形成“如何提升空间效能”的核心设问。第二阶段实施“问题解析”,将复杂设问拆解为可执行步骤。学生测量场地参数、计算书架排列方案、规划借阅路径,每项任务均精准对接具体数学概念。第三阶段推进“修正完善”,借助成果展评识别缺陷。曾有小组忽略人体工学要求,设计出“取书高度超出合理范围”的方案,在集体评议中被迫重新校准参数,深化了“数学建模须契合现实约束”的领悟。问题设计首重生活关联,需贴近学生现实体验。个别小学的“清空购物车”项目,限定百元预算为家人购置物品,在核算折扣、比较价格性能比中贯通小数运算逻辑。其次强调思维挑战,问题需预留探索余地。
2 以跨学科融合为翼,打造“数学+”实践场域
数学学科的本质超越了孤立的知识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为现实生活提供问题解决的通用工具。构建有效的“数学 + ”实践环境,关键在于实现跨学科边界的有机融合。一种典型的学习形态,例如“设计乡村建筑模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几何原理测算屋顶坡度,借助物理学原理评估结构稳定性,结合美术技能创作装饰图案,最终产出的成果超越了单一的数学模型,成为跨领域素养整合的集中展现。融合实践存在几种典型路径。路径一强调数学作为核心线索的主导地位,其他学科提供辅助支撑。考察“校园节水计划”这类任务,数学工具用于用水数据统计、节水成本核算及趋势图绘制;科学知识服务于漏水成因解析,水管维护则需调用劳动技能,调查报告撰写则依赖语文表达能力。路径二突出真实生活情境作为载体的必要性,警惕脱离实质的形式化融合。“设计营养早餐”便是一个例证,学生计算热量配比需要数学,食材营养搭配依赖科学知识,菜单版式设计运用美术能力,最终形成的是一份融合科学合理性与视觉美感的完整方案,而非数学问题的机械叠加。
3 以多元化评价为镜,照亮学生成长全路径
在数学教育领域,单一依赖“试卷分数”的评价模式存在显著局 限。 这 种 传 统 方 式 难 以 捕 捉 Project-Based Learning 中 学 生 展现的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关键素养。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评价框架显得尤为必要,该框架应整合过程与结果评估,融合教师视角、学生自我审视以及同伴间的相互反馈,促使评价从测量工具转变为反映成长过程的“镜子”。关于学生投入程度的评估,需要系统记录其在讨论环节、实践活动以及成果展示中的具体表现。有教师设计了“项目参与度量表”,尝试从“主动提问次数”、“协助同伴次数”以及“任务完成质量”等维度进行量化。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另一个核心观测点,可通过课堂即时观察和对学生作品的分析来追踪其从“机械模仿”向“创新应用”的演变轨迹。以“设计最佳上学路线”项目为例,部分学生的思维路径经历了从初期单纯追求“最短路径”到后期能够“综合考虑安全与时间”的明显跃迁。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学生遭遇困难时的反应。某小组在“建筑模型制作”过程中曾因材料短缺几乎放弃,最终通过调整方案完成项目,教师将这一“从放弃到坚持”的转变过程记录为“抗挫力成长案例”。在成果呈现方面,实体作品如模型、报告、海报是重要的载体。某教师在其“家庭节水计划”项目中,要求学生采用“数据 + 故事”相结合的汇报方式,例如展示“通过修复漏水龙头,我家每月节省 3 吨水,相当于 150 桶矿泉水”。实践应用能力的检验体现在项目成果能否转化为真实行动。某小学在“营养早餐设计”项目结束后,学生持续记录家庭早餐搭配情况,教师通过定期抽查并提供反馈,成功地将数学学习的场景从课堂延伸至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教师需持续优化驱动问题设计、深化跨学科资源整合、完善评价体系,让项目式学习真正成为滋养数学素养的“沃土”,让每个孩子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力量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江丽丹 . 基于说理题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可视化评价研究 [J].教育科学论坛 , 2025,(26): 16-18.
[2] 黄琼 , 刘宇枫 . 智慧课堂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25,(16): 4-6.
[3] 陈力 . 小学数学“联结课堂”学科育人的四个维度 [J]. 教学与管理 , 2025,(23):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