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岳翠丽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057350
引言
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因而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理念,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创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化学课堂的研究中。教师要对以往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做出改变,积极改正自身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总和素质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创新策略,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核心素养架构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其自主学习能力较为强烈,因而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创意,可以利用情境来整合课堂的重点内容,从而获得课堂目标的启示以及学习思路的开拓,达到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的目标,同时在创设情境当中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来让学生学习,学生能够自觉地形成核心素养,对特定的化学学科技能和核心素养展开专项的攻克,依据情境进行思考,以此来强化课堂教学成效,为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提升支持和帮助。
例如,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乙醇与乙酸” 一课的教学时,这门课程侧重于有机物性质与生活应用的关联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以生活中的酒与醋”切入点,为学生播放一段名为《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的微课短片,视频通过高粱发酵酿酒、糯米酿醋的传统作坊场景,结合现代食品厂中乙醇用于饮料调制、乙酸用于调味品生产的流水线画面,向学生清晰展示乙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的转化关系。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 “为什么酒越陈越香?烹饪时加入料酒和食醋会产生特殊香味,这一过程发生了什么反应?乙醇作为燃料时,其燃烧反应与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本课重点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能激发学生自主列举生活中乙醇、乙酸的应用案例,并对乙醇催化氧化、乙酸酯化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强化实验操作,展开合作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涵盖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两大核心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意,可以将项目式学习方法融入其中,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内容来精心的设计实验活动,激励学生围绕着项目主题来积极地动手操作,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开展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随后设置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如“金属钠为何会浮在水面而不沉底?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通过亲手实验来验证和探究这些问题。在实验操作中,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假设,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验证,以此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如结合钠的原子结构,分析其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等,提炼出实验中的核心信息和规律,从而深化对化学性质递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利用智能技术,注重评估反馈
传统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多依托于定时举行的考试和作业批改,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全面展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的评价与反馈系统,实时且精确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效,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数据支撑。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量浓度》一课的教学中,AI 系统能够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反应、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和在线测验结果,自动制作出个性化的学习报告。这些报告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得分详情,并对学生在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应用” 等不同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错误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教师可利用这些报告迅速掌握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薄弱知识点,进而及时优化教学策略,如增加小组实验实操指导或开展专项计算微课。AI 系统还能向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定制化的学习指导。比如,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填空的练习中,AI 能够即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误差分析逻辑和公式推导过程;同时,根据学生错误的类型,AI 还能推荐学习材料,助力学生强化对物质的量浓度核心概念与实验操作的理解,提高相关计算与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之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革新与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创意,切实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中,以此来促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亚萍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J]. 智慧少年 , 2024(6):0012-0014.
[2] 周易璇 , 顾佳丽 , 鄂涛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中 " 研究与实践 " 栏目教学策略研究——以 " 测定雨水的 pH" 为例 [J]. 化学教与学 ,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