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简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
陈茂军
公安县油江初级中学
引言:新课程标准会为初中生物教学绘制全新的发展蓝图,利用多元教学方式破除传统知识灌输的桎梏。实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育人办法,关注学生对于生物概念、原理等的掌握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灵活整合多类教学策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丰富的教学场景与活动。搭建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深度挖掘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备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当作落实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进而建立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促进生物教学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由新课程标准引领创新初中生物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设计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拥有全新的学习体验感。降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陌生感与抽象感,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1]。并且多元化教学方法会更为注重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给学生提供丰富地参与课堂实践机会。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动手进行实践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学习生物知识带给其的快乐。其次,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并掌握生物知识。多元化教学方法会由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创建更加完善的知识学习路径,多维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2]。使学生从“机械记忆”跨越发展至“深度掌握”,帮助学生突破抽象知识的认知障碍,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由新课程标准引领创新初中生物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策略(一)情境教学法,搭建生活与知识的桥梁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生物教学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实行情境教学法,创建生活化教学场景,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知生物知识的学习价值,进而主动学习生物知识[3]。在实施情境教学法阶段,结合教材内容,深度挖掘与学生现实生活融合的契合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至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后续学习复杂的生物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为例,在授课阶段设计问题情境“夏天,我们在给花浇完水,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土壤会变得很干,花朵的叶片会舒展开。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浇水,花便会枯萎。那么,我们浇的水去了哪里呢?植物又是怎样去利用这些水分的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生活记忆。之后给学生展示校园内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丰富情境元素,使学生直观感受水分与植物生长存在的密切关系。情境法应用至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但贴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降低学生理解其知识的难度。使学生真切感知生物这门课程具备的实用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探究式教学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会把科学探究当作初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鼓励学生亲身实践,掌握科学探究办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对此,教师可实行探究式教学法设计教学问题,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其问题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予以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4]。例如,在讲解“种子植物”知识时,教师可设计“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探究式活动,提出问题“不同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具有怎样的功能?”,由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调用其积累的生物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玉米种子、菜豆种子、放大镜等一些实验器材,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巡视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办法。在结束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分享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教师应针对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补充,系统性给学生讲解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链条。学生在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支撑下,可以掌握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并通过亲手实践等多种办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彰显出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作用。使学生成为生物课堂的主角,帮助学生深化生物知识的记忆及理解深度,感受科学探究流程,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驱动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育人价值极强。其会为初中生物教学注入新动能,革新教学形态,与新课标素养培育目标相呼应,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系统化生物知识体系,通过探究、实践与交流等多种办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协同发展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需精准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特征,灵活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策略。并借助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使个性化教学精准落地,从而持续激活生物课堂潜能,为社会输送更为丰富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宗衍.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4(10):100-102.
[2]王秋花.新课标视域下 化探究[J].互动软件,2020(6):3831-3832.
[3]董德财.多元化教学提 [J].科普童话,2023(35):79-81.
[4]陈宁.多元化视角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