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黄金城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 36224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翻转课堂颠覆传统教学结构,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源进行知识学习,课堂时间则用于问题解决与知识内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翻转课堂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实践视角出发探讨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资源建设优化与课堂互动深化策略,旨在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提升初三化学教学质量。

一、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与障碍

当前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呈现诸多值得关注问题,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部分教师虽然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但教学理念与行为方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课前资源制作缺乏系统规划往往简单录制课堂讲解内容未能根据翻转课堂特点重新设计教学流程与资源呈现方式,课堂组织中教师习惯性占据主导地位,过多时间用于重复讲解课前内容,而非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角色定位模糊导致翻转课堂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优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影响课前学习效果,初三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缺乏有效自主学习策略,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资源建设存在明显短板质量参差不齐形式单一,部分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经验不足教学设计不够精细难以突出重点难点,视频长度控制不当内容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略影响学习效果,资源类型以视频为主缺乏多样化学习材料支持,如交互式练习、虚拟实验等无法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需求。资源内容与中考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同时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不够深入,活动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师对问题设计重视不足问题层次不分明,难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分工不明确合作效率低下。

二、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资源建设优化途径

实现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必须注重教学资源优化与创新,构建多层次课前学习资源体系成为关键路径,微课视频设计应遵循短小精悍原则,控制在适当时长内突出知识点讲解清晰性与逻辑性。内容设计应重点突破初三化学难点概念,运用形象比喻、情境演示等方式增强理解效果,视频制作要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适当融入生活实例、科学史故事等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资源类型多样性,除视频外还可提供交互式学习单、概念图谱等多种形式学习材料,交互式学习单设计应包含预习指导、核心概念梳理、自测题等环节,引导学生有序开展课前学习。

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5 章奇妙二氧化碳翻转课堂资源建设为例,教师构建微课核心 + 拓展资源 + 学习工具三位一体资源体系,微课核心部分制作三段精简视频:第一段二氧化碳性质探秘(6 分钟),采用实验演示与分子动画结合方式,清晰呈现二氧化碳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特别强调不支持燃烧却能使灼热镁条继续燃烧这一认知冲突点激发思考。第二段碳酸形成与分解(7 分钟),通过虚拟实验室操作演示碳酸不稳定性,结合分子模型动态展示碳酸分解过程突破难点,第三段生活中二氧化碳应用(5 分钟),融入灭火器工作原理、饮料中气泡形成等生活实例,建立知识与现实联系。拓展资源部分提供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科普阅读材料,结合全球变暖议题拓展环保视野,制作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三维交互模型学生可旋转观察空间构型。建立学习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学生视频观看轨迹、停留时间节点、错题分布等信息,生成班级学情报告教师据此精准设计课堂活动,如针对普遍困惑碳酸分解条件重点组织小组讨论,这套资源体系实现了知识呈现形象化、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调整精准化,为二氧化碳主题翻转课堂高效实施提供坚实支撑。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互动深化策略

构建高质量课堂互动环节是翻转课堂成功实施关键 , 设计多层次问题链成为首要任务教师应根据认知目标分类法,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问题序列,包括知识回顾型、理解应用型、分析评价型、创新设计型等不同层次问题。这种递进式问题设计不仅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更能逐步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 问题提出方式也应多样化,如现场提问、小组讨论题、挑战性任务等保持课堂活力与参与度。关注问题反馈方式,采用思考—讨论—分享—点评模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与表达机会培养其逻辑表达能力与批判思维习惯。

以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9 章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翻转课堂为例,教师设计问题链驱动、项目式探究互动模式 , 课堂伊始采用阶梯式问题串导入:我国近年来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目标是什么?化学视角如何解释垃圾处理方式?如何评价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环境影响?,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记忆知识上升至应用创新层面。接着开展绿色化学解决方案项目探究活动,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能源转化组、材料循环组、水资源处理组、空气净化组,每组聚焦一个可持续发展主题。小组内部实行专家拼图协作模式,成员分工探究不同角色(科学原理分析师、技术可行性评估师、经济成本计算师、社会影响预测师),形成各自专长后交叉分享构建完整解决方案。教师设置层次性任务卡,基础任务要求分析环境问题化学本质提出初步解决思路,进阶任务要求设计具体实验验证解决方案有效性,挑战任务要求评估方案实施可能产生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课堂中段采用旋转展台互动形式各小组轮流担任展示者与评价者角色,以六顶思考帽方法从不同视角提出建议促进方案完善,这种互动模式突破了传统问答式交流局限,通过问题驱动、分层任务、角色协作、多元评价等策略,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优势。

结论

初三化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深化,通过分析当前初三化学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问题与障碍,发现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层次课前学习资源体系、建立资源质量监控与更新机制等改进策略,这些策略相互支撑形成完整教学链条,有助于促进初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蔡波 . 基于 " 翻转课堂 " 的高中化学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 [J].2024.

[2] 闫纪钊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考试周刊 , 2025(13).

[3] 崔冬梅 ." 微课 " 与 " 翻转课堂 " 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基于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的教学设计 [J]. 环球慈善 ,2023(11):0004-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