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洁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那伦中心学校 663301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提出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创设文化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等策略,探索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的有效路径,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人才。

一、开发校本教材:挖掘本土文化,搭建语言桥梁

乡村环境保存着多样的过往叙述、习俗传承和地方特点,这些要素构成英语听说教学的关键资源。聚焦地方文化特征构建校本教材框架,能够将抽象语言要素转化为具象文化情境,促使学习者建立语言与文化认知的关联。教材单元可包含“家乡美食”“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主题模块,每个模块组织对话文本、篇章段落及听力素材。以“家乡美食”单元为例,具体呈现区域特色菜肴的英文命名、烹饪流程及其象征含义,同步配置固定对话模式如“What’s your favoritelocal dish?”与“How do you make this dish?”。此类内容使学习者在掌握词汇结构与句式框架的同时,理解本土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教材编纂需平衡趣味特质与实际功能。趣味元素来自学生熟悉的事物——地方戏曲或传统游戏——配合故事叙述与视觉图片提升参与动机;实用价值体现在日常场景应用,例如创设“模拟导游”语境,驱动学习者使用英语描述家乡景观,该设计同步强化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传播意识。能力训练存在分层设计:从基础对话延伸至复杂语篇,推动语言能力递进发展。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者获得针对性训练材料,确保能力提升路径的连续性。内容编排避免文化要素的简单堆砌,着重构建可迁移的交际模型。听力素材采集真实文化场景声效,对话设计模拟跨文化交际中的典型互动。这种处理使文化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言语素材,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内化表达范式。视觉材料选择强调文化符号的辨识度,图片说明采用短语标注而非长句解释。梯度进阶体现在任务复杂度变化:初级任务要求复现固定句式,中级任务组织信息转述,高级任务引导观点阐述。这种架构兼顾能力发展与文化认同的双重目标,使语言学习成为文化传承的实践载体。

二、创设文化情境:营造沉浸氛围,激发表达欲望

语言能力的形成通常植根于具体环境。建立围绕本土文化的特定场景,可以促使学生获得类似置身其中的体验,推动其表达意愿的增长。教育工作者能够借助调整教室物理空间、整合多种媒体素材等途径,塑造出强烈的文化气息。教室墙面展示本地风光摄影、历史人物肖像或手工艺制品图片,有助于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文化影响。涉及“民间艺术”主题教学,播放当地剪纸、刺绣工艺的制作过程视频,使学生直接观察到艺术吸引力的展现,之后安排交流环节,激励他们运用“English”讲述观看后的个人体会。身份代入的互动实践是构建文化场景的有力手段。依据教材设定,设计角色扮演任务,学生承担不同身份,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言语互动。以“家乡美食”单元为例,创设“restaurant ordering”模拟环境,部分学生扮演服务人员,部分扮演就餐顾客,使用“English”完成点选食物、介绍特色菜肴等目标。此类扮演活动,不仅提供了日常用语训练机会,也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与言语特征,从而提升语言使用的适应能力。教育者还可推动学生结合本地文化元素自行编排小型剧目,例如以“传统节日”为背景创作“English”短剧,借助表演展示特定节日的习俗细节与家庭内部互动氛围,深化对文化内涵的认知。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运用,深化文化认同

实践环节构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载体。学校推行文化关联的英语实践活动能促进知识迁移与文化认同融合。定期筹办“英语文化节”具有显著效应,该活动涵盖“家乡文化展示”“英语演讲比赛”“文化主题辩论”等模块。学生在此类平台上运用英语传递本土文化价值。具体操作中,“家乡文化展示”单元允许采用展板陈列、实物展演或多维媒体技术呈现地方历史沿革、自然景观及民俗传统,全程需辅以英语解说。针对“英语演讲比赛”则设定“我眼中的家乡”主题框架,激发学习者通过英语媒介表达地域情感与文化自信。校外实践机制扩展语言应用场域。同属地博物馆系统、文化机构或旅游景区建立协作关系后,学校可部署英语导览实践项目。典型场景如博物馆场域内,学生面向访客群体使用英语阐释馆藏文物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符号;旅游景区情境中,学习者承担导游职能,通过英语叙述景点特征与民间传说。这类实践不仅强化听说技能,同时培育文化传播主体意识。补充路径涉及在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文化研究者的校园介入。邀请其开展英语专题讲座或工作坊,创造学生与专家直接英语对话的契机。该模式促成对本土文化深层结构的认知构建,促成学术话语与民间知识的交互渗透。文化传承责任通过实践浸润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驱动力,语言工具性与文化主体性在此过程获得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创设文化情境和组织实践活动,能够将本土文化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传播意识。

参考文献

[1] 乐园. 乡村教师下沉式培训“四段式·3444”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科教导刊 , 2024,(18): 101-103.

[2] 谢泳涓 . 华南地区乡村女英语教师职业生涯个案研究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4,43(06): 39-43.

[3] 张真真 , 王晓盼 , 王丽耘 . 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及其融入策略研究 [J]. 海外英语 , 2023,(23): 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