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综合防治措施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应用研究
罗珍 德吉曲珍 阿旺白玛
那曲市申扎县农牧科技服务站 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规模化养殖场凭借其高效的生产模式和集约化的管理方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羊群密度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羊口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羊传染病,由羊口疮病毒引起,主要侵害羊的口唇、舌、鼻等部位,导致羊群出现采食困难、生长缓慢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死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控羊口疮病,成为规模化养殖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能够从多个环节入手,全方位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保障羊群的健康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 强化生物安全,筑牢疫病防线
在规模化羊类养殖实践中,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羊口疮病(orf)的防控成效。养殖场所需遵循科学依据划分功能区域,生产操作区与员工生活区设置物理隔离带,病畜观察区需配置于下风向位置。羊只活动场所保持通风系统持续运行,每日定时清除排泄物,地面残留有机物需用压力水枪冲洗。消毒通道配置自动喷雾装置,人员通行前需完成防护装备更换流程,运输车辆经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后静置 20 分钟方可入场。器械消毒采用过氧乙酸浸泡处理,饲槽水槽每周进行两次高温蒸汽灭菌。外来访客接待流程中设置 48 小时缓冲期,随身物品紫外线照射不低于 30 分钟。周边环境维护方面,每月对排水沟渠实施生石灰覆盖,废弃物处理区域与核心养殖区保持 150米以上间距。疫情监测记录显示,执行上述规范管理的养殖场,其临床病例发生率较传统模式下降 67.3% ,病毒载体存活周期缩短至 72 小时以内。
2. 科学饲养管理,提升羊群体质
在系统化养殖管理体系中,强化动物机体抗病性能需建立多维防控策略。针对饲料营养的配置,需依据羊只不同生长阶段与生理状态差异,制定具备差异化的供给方案。初生幼畜的饲喂方案应着重提升免疫球蛋白含量,可在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苜蓿草粉与发酵豆粕,此类原料含有较高浓度的维生素 E 与锌元素,对上皮细胞完整性具有修复作用。处于育成期的个体需依据其生产方向调整营养比例,如育肥群体可适度提高玉米青贮比例至总日粮的 45%-55% ,而繁殖母畜则应补充过瘤胃胆碱制剂以维持胚胎正常发育。值得注意的是,原料贮存环节需严格执行水分含量监测,霉变或污染问题可能引发代谢紊乱,进而削弱免疫应答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安装自动饮水装置可使羊群日均饮水量提升 12%-15% ,这对维持瘤胃 PH 值稳定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段,水槽温度控制不当易导致饮水量骤降 20% 以上。栏舍规划应遵循动态调整原则,建议每平方米有效空间容纳量不超过 0.8 个动物单位,该数值需结合屋顶高度与通风设备功率进行修正。某规模化牧场实测数据显示,当饲养密度超过阈值 30% 时,动物争斗行为发生率将上升至每日 4.2 次 / 栏,直接造成皮肤创面感染概率增加。环境调控方面,冬季保温措施可采取双层中空聚碳酸酯板材配合地暖系统,使地面温度维持在 8∘C±2∘C 区间,而夏季降温则需结合湿帘风速与雾化喷淋装置,确保空气流动速率达到 1.5m/s 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湿度持续高于 75% 的环境可能诱发蹄部病变,建议在料槽下方铺设生石灰吸湿层。
3. 精准免疫防控,构建保护屏障
关于羊口疮,养殖实践的反馈常常提示,免疫工作必须做得很细才行。这当然不是说随便打疫苗就可以,它更像是一个需要持续观察和调整的过程。羊群到底要不要免疫,或者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不能拍脑袋决定,你得看看当地最近有没有流行,同时搞清楚自己场里羊只的抗体到底是什么状态——这些信息是起点。然后呢,免疫程序的制定才算有依据,里面要写明白几个关键点,比如打针的时间窗口到底在哪几天最合适,具体选用哪一种疫苗产品,以及每头羊该打多少量。疫苗本身的可靠性是基础中的基础,来源不清不楚或者质量存疑的疫苗,用了可能白忙活一场不说,风险还很大;只有那些真正合格的疫苗,才能指望它们刺激羊产生足够的保护力,把口疮病毒挡在外面。操作层面,按规程来非常重要。打疫苗之前,对它的检查必不可少,看看瓶子上的日期过了没有,有没有变色、结块或者瓶子碎了之类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苗子,就得立刻停用。至于怎么打进去,常见的有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选哪种方式不是随意的,得看你手里的疫苗类型和要求,目标是确保疫苗能准确进入羊的身体发挥作用。剂量是个精细活,打少了,抗体可能不够;打多了,羊反而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反应,得不偿失。打完针不是结束,得盯着羊群看几天。有些羊会有点没精神,吃得少点或者体温稍微高一点,通常一两天自己就好了,这不算大问题。但万一碰到反应严重的,像喘不过气或者抽筋这种,就必须马上动手处理,找兽医或者采取紧急措施,耽误不得。
综上所述: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规模化养殖场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强化生物安全能够从源头上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为羊群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可以提升羊群的体质,增强其抗病能力,使羊群能够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袭;精准免疫防控则为羊群构建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有效预防羊口疮病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胡伟 , 陈文 , 江为民 , 张继红 , 聂厚荣 , 廖书漪 , 李安定 . 一例羔羊口疮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J]. 湖南畜牧兽医 , 2025,(02):19-22.
[2] 王娜, 戴伶俐, 白帆, 刘秀丽, 张帆, 郭文华, 苏胜杰, 付玲芳,郭富存, 张月梅. 羊口疮流行病学、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 兽医导刊,2025,(01): 57-60.
[3] 金振华 , 张备 , 李烨 , 张国华 , 王丽坤 , 鹿凌岩 , 张莹 . 羊口疮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分析 [J]. 现代畜牧科技 , 2021,(11): 66-67.
通讯作者:阿旺白玛,女,主要从事农牧业( 草业) 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