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顾新

博州农业农村局 新疆博乐 833400

在果蔬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产品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而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可以对果蔬农产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采取处理措施。若是检测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不足,将会引发社会公众的质疑和不信任。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检测的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示检测结果,能够有效保证果蔬农产品的安全、健康。

一、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重要性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够保障食品安全,降低健康安全风险。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筛查果蔬农产品中的不合格产品,避免有毒有害的产品进入到市场流通环节中。二是提高检测的效率,满足农产品供应链需求,实验室检测方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获取准确的结果,而快速检测技术可以直接利用试纸试剂或便携式的设备,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完成检测工作,主要适用于田间检测、市场超市检测等。三是能够降低果蔬农产品检测的成本,推动和技术普及更加便利,在实验室的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提前取样,运用检测设备,而快速检测技术使用的设备或材料相对成本较低,对人员操作水平的要求不高,一些基层的监管机构能够大范围的使用。同时快速检测技术更加便于推广,技术难度低。四是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果蔬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该类技术可以应用在果蔬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运输、销售市场等多个地点,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控。

二、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运用

在果蔬农产品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流程,掌握技术要点,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酶抑制检测技术

酶抑制检测技术是基于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原理,可以用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该技术的核心机制是胆碱酯酶可以使得乙酰胆碱水解成为胆碱和乙酸,并产生显色反应,当果蔬农产品中存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农药时,其中的物质会与胆碱酶融合,导致其活性降低,此时显色反应会减弱或出现延迟,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显色对比分析果蔬农产品中是否存在残存的农药,并大致确定农药的残留量。酶抑制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检测时间通常为10-15 分钟,操作过程较为简单,非专业的检测人员可以在现场进行检测,但适用范围比较有限,对其他农药不敏感,无法准确获得检测的结果 [1]。在技术应用中,需要从待检测的果蔬农产品中提取样本,加入特定的酶和底物,在农药存在的情况下,酶的活性降低,底物的转化率也会随之降低,检测人员可以测量底物的转化量以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计算农药残留量。例如,通过酶抑制法可以准确检测出苹果、梨等水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二)胶体金检测技术

胶体金检测技术属于免疫层析法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借助纳米金颗粒的显色效应进行检测。该技术具有高特异性的特点,能够准确识别目标物,减少假阳性问题的出现,通常在5-10 分就可以得出结果,在分析检测结果时,不需要使用设备,肉眼就可以判断,但胶体金检测技术一次只能检测单一指标,定量检测的精度有待提升。在应用胶体金检测技术时需要遵循以下技术流程,一是取样,并将样本剪碎,提取其中的液体,将其稀释混匀。二是将农药分子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性抗体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胶体金标记抗体 [2]。三是当样品中含有目标农药残留时,胶体金标记抗体与农药分子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复合物。四是使复合物通过层析作用移动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特定区域,与抗体结合之后就会显色。五是通过观察检测卡上的颜色变化,可快速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在果蔬农产品检测的过程中,胶体金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克百威等农药的快速检测,也可以用于果蔬真菌毒素的检测,像黄曲霉毒素等,此外,在针对非法添加剂的检测中,胶体金检测技术也可以发挥作用。

(三)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抗体或者抗原上标记的酶催化特定底物发生显色反应,从而实现目标物检测的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简便、易于标准化等优点。一个试剂盒一次可同时检测 40 个样品,检测灵敏度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 10 倍左右。在开展快速检测的过程中,一是检测人员需要在冷藏设备中取出试剂盒,在室温中放置 30 分钟,保证试剂在使用之前恢复到室温。二是现场检测人员需要进行取样,按照酶联免疫分析法的应用要求对样品进行稀释和提取。根据果蔬类型的不同,样品的选择部位也有一定的差异,普通的水果和蔬菜需要选择可食用部分,将其切碎,并加入缓冲液。三是提取液的选择,根据快速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提取液,如针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可以使用乙腈、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于真菌毒素的检验,要选择甲醇 - 水(70:30)。四是根据酶联免疫分析法的要求使用缓冲液稀释样本,减少基质的干扰,若样本较为复杂,如含有高色素的果蔬样本,可以采取固相萃取技术 [3]。四是免疫反应,使用96 孔微孔板,预先包被捕获抗体或抗原,之后加入待测样本、酶标抗原,使其与游离目标物竞争结合抗体。然后加入底物,根据底物的不同分析显色情况,最后再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

结束语:

总之,快速检测技术是目前果蔬农产品检测的常见技术形式,在强化农产品质量把关、确保安全上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果蔬农产品的安全,需要正确意识到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将酶抑制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应用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掌握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技术要点,完善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流程,以此促进对果蔬农产品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陈秋燕 .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探究与讨论 [J]. 河北农机 ,2024(3):64-66.

[2] 付晶晶 , 高福光 .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2(4):160-162.

[3] 孙冬 , 李广响 . 刍议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J]. 中外食品工业 ,2023(1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