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杜金环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476000
一、引言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指将信息技术工具、资源与教学理念深度融合,重构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传统模式常面临学生素材积累不足、教师反馈滞后且个性化欠缺、写作过程难以动态追踪等问题。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培养要求的提升,借助信息技术破解传统教学困境,成为高中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与反思。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需遵循“需求导向、流程适配、效果落地”原则,围绕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全流程,搭建从资源支持到反馈优化、从过程管理到成果转化的完整教学体系,具体实施如下:
(一)搭建数字化素材库,实现写作资源精准供给
依托校园学习平台与英语学科资源库,整合多类型写作素材并进行结构化分类。首先,按写作主题(如“校园生活”“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建立素材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包含范文片段、高频词汇短语、句型模板三类资源,其中范文片段标注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逻辑衔接),高频词汇短语搭配例句呈现;其次,接入在线语料库(如COCA 青少年子库),允许学生输入关键词查询真实语境中的词汇用法,解决传统素材“脱离语境、更新缓慢”问题;最后,设置“素材收藏与批注”功能,学生可将常用素材收藏至个人空间,添加个性化批注,教师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素材收藏情况,针对性补充薄弱主题的资源。教学中,针对“传统文化主题写作”,教师在平台推送中医、书法等相关英文报道、优秀学生范文及“compare with”“in contrast”等对比句型,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素材,有效提升写作素材的适配性与利用率。
(二)运用智能反馈工具,优化写作评价与修改流程
借助英语写作智能批改系统(如句酷批改网)与教师端反馈平台,构建“智能初评 + 教师精评 + 学生互评”的三级反馈体系。第一步,学生完成初稿后上传至系统,智能系统在 5 分钟内完成语法错误(如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词汇搭配错误检测,标注错误类型并提供修改建议;第二步,教师登录平台查看班级整体错误数据(如高频错误类型、错误率较高的段落),针对共性问题录制 3-5 分钟微视频讲解(如“过去分词作定语的常见错误”),同时对学生个性化问题(如逻辑断层)进行文字批注或语音反馈;第三步,系统按“写作水平互补”原则分配互评小组,学生依据教师制定的评价量表(包含内容完整性、逻辑连贯性、语言准确性三项维度),在平台上对同伴作文进行评分与批注,批注内容需结合智能系统提示与教师讲解要点。在“观点类写作”教学中,智能系统先纠正学生“第三人称单数遗漏”等基础错误,教师针对“论点缺乏论据支撑”的共性问题开展微讲座,再通过互评让学生发现同伴作文中的逻辑漏洞,有效提升反馈效率与修
改针对性。
(三)设计动态追踪模块,实现写作过程可视化管理
在学习平台搭建“写作过程追踪”模块,将写作任务拆解为“提纲提交 — 初稿撰写 — 修改完善 — 终稿提交”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明确时间节点与提交要求。首先,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写作提纲,教师通过平台快速浏览提纲,对“结构混乱”的提纲进行在线批注,指导学生调整逻辑框架;其次,平台记录学生初稿撰写的时长、修改次数,教师可查看学生“段落删减”“句型调整”等操作痕迹,分析学生写作思路变化;最后,设置“修改日志”功能,学生需记录每次修改的原因(如“根据智能反馈修改语法错误”“结合教师建议补充论据”),教师通过日志了解学生修改动机,判断其是否真正理解问题所在。在“书信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追踪模块发现部分学生提纲仅包含“开头结尾”,缺少“正文核心内容”,及时在线指导补充,避免学生后续写作偏离主题,同时通过修改日志发现学生对“书信格式”的修改多依赖教师提示,需加强格式规则的前置教学。
(四)构建成果展示平台,拓展写作输出与应用场景
利用班级公众号、校园英语写作专栏、在线写作社区(如英语趣配音写作板块),搭建多元化写作成果展示平台。首先,筛选学生优秀修改稿,经学生本人同意后,在班级公众号发布,标注作者姓名与写作亮点(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鼓励其他学生阅读评论;其次,在校园学习平台设置“月度写作之星”专栏,展示不同写作水平学生的进步作品,附上教师评语,强调“个性化进步”;最后,组织学生参与在线写作社区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让学生的写作成果获得更广泛的认可与反馈。在“环境保护主题写作”后,班级公众号发布5 篇优秀作文,其中 3 篇被校园平台转载,学生参与评论超过 200 条,部分学生因作品获得社区认可,主动提出增加写作练习频次,有效激发了写作兴趣与输出动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资源、反馈、管理、成果转化的全方位革新,但其应用需避免“技术依赖”误区 —— 技术是工具,核心仍在于满足学生写作需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未来教学中,需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适配性,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调整素材难度、平衡智能反馈与教师个性化指导的比例,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英语写作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学生实现“会写作、爱写作、善写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明宇。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3):45-49.
[2] 李雪婷。智能批改系统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作用探析[J]. 教育信息技术,2024(2):32-36.
[3] 王浩辰。数字化成果展示平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 英语教师,2024(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