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单莉莉
第三中学 江苏省 镇江市 212000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写作能力培养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记忆教材知识内容,同时还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字功底,提高其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感悟文章内核,对学生后续学习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面对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
当前部门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写作过程缺乏系统地指导,认为单单需要学生自己理解就足够了。此教育理念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把握,没有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1]。还有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写作技巧的讲解,以定向思维限制了学生写作创新,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十分不利。
(二)缺乏系统的课堂准备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部分教师在授课前期,缺乏系统地准备,没有指定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导致写作教学缺乏指向性。一些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而产生失败感,降低了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写作信心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初中语文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部分教师写作教学模式相对固定,通常是命题作文,教师讲解,学生写作,流程固定不变。此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成长,但是学生长时间也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限制比较多,导致文章出现程序化的问题,缺乏学生自身的真实感悟。
二、初中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措施
(一)优化课前准确
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避免出现有的学生被边缘化的情况 [2]。教师通过把握学生的写作情感,增加学生参与语文写作的热情,从实际生活出发,丰富学生写作体验,让学生有机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情感,真正实现学生主动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质量。例如,教师发现不同学生擅长写的文章风格不同,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兴趣,落实个性化指导练习,让学生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内容,避免学生在其他人的驱动下写作,导致写作积极性的丧失。针对性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后续课堂讲解时,学生也可以有侧重点地去听。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优化教学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反馈,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语文写作知识框架,落实大单元教育理念,细化学生学习任务同时,优化整体教学过程。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如何写时,可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人物描写等写作技巧的讲解,教师要细分教学模块,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水平,进而优化学生语文写作学习过程。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
不同的学生对写作知识的吸收程度都不同,教师如果根据传统教育理念,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 则适得其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写作知识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借助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思考,不仅学生可以产生新的写作灵感,教师也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作文评价有效策略
作文评价体系构建,对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通常是观察学生写作技巧的应用,用词准确性等,但是实际高效的批改方式,教师需要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时掌握自己的写作情况。教师要明确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落实过程性评价理念,组织学生积极自评,互评。例如,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深化对学生指导,从文章立意,结构不同方面出发,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师评价学生文章,要尽量应用正向鼓励的方式,避免出现伤害学生自信心的情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写作的乐趣。
结束语
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高效的教育理念,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等多种措施,优化写作实践,构建科学作文评价体系,进而实现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岳婷 . 互联网 + 时代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 2020,000(011):841-842.
[2] 漆明智;.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C]//2018年2 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