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利用集体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

作者

戴建妹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东城幼儿园

幼儿阶段是培育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集体阅读活动可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有效的办法,当下幼儿园所开展的集体阅读活动大多时候形式较为单一,缺少互动性以及趣味性,很难调动起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探索丰富多样的集体阅读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投身于阅读活动之中,对于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有着关键的价值。借助开展生动有趣的集体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育幼儿的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集体阅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集体阅读活动于幼儿教育而言有着意义,这样一种群体性的阅读模式为幼儿造就了独特的学习契机,在集体阅读活动里,幼儿可获取丰富的语言经验,学会倾听、思考以及表达,以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巧,阅读环境所有的互动性与群体性,有益于幼儿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培育合作意识以及社交能力。于集体阅读过程中,幼儿在彼此交流与讨论之际会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同伴间的互动和模仿同样可带动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集体阅读活动还可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育阅读习惯,阅读材料的多样与丰富,可幼儿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集体阅读活动还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群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1]。

二、集体阅读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营造温馨有趣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对于幼儿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幼儿园图书角在进行设置时,要充分考量幼儿的身心特点,挑选适宜的桌椅高度,配备柔软的坐垫与靠枕,让幼儿可舒适地展开阅读,书架的高度应保持适中,方便幼儿取放图书,同时依据不同主题与类别对图书加以分类摆放,配上清晰的图片标识,以此引导幼儿养成整理和归类的习惯。图书角的墙面可张贴色彩鲜艳的卡通装饰,营造出活泼温馨的氛围,阅读区域的采光要充足,防止强光直射,保证幼儿拥有良好的阅读视觉体验,环境中还可摆放一些和图书内容相关的玩偶与道具,增添趣味性与互动性,定期更换主题图书以及环境布置,维持阅读环境的新鲜感,图书角可以设置“阅读之星”展示区,张贴幼儿的读书心得与创意作品,激发阅读积极性。环境创设要体现出层次性与互动性,要有安静的独立阅读区域,又要有小组讨论的互动空间,契合不同阅读活动的需求。

(二)设计多样化的阅读形式

阅读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此一来可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避免阅读过程变得枯燥单调,在绘本阅读方面,可以采取边读边画的方式,引导幼儿依据故事内容展开创意绘画,将阅读与艺术表现有机结合起来,韵文童谣的阅读,则可配合音乐以及律动,借助边唱边跳的形式,促使幼儿加深对其的理解以及记忆。科普类图书阅读可结合实物观察与简单实验,以此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以及趣味性,图书内容还可延伸至手工制作领域,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故事当中的场景以及人物,在主题阅读活动里,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去进行表演以及对话,阅读区域可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像是听故事区、表演区、创意区等等,让幼儿于不同区域体验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质的有声读物,以此丰富阅读形式,定期组织图书漂流活动,让幼儿交换阅读不同的图书,扩大阅读面,依据节日以及季节变化设计特色阅读活动,增添新意以及变化[2]。

(三)开展互动式阅读体验

互动式阅读体验着重突出幼儿的主动参与以及深度互动,在故事阅读进程里,教师可适时地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此引导幼儿展开思考与想象,培育其理解和推理能力,于阅读之中设置预测环节,促使幼儿去猜测故事的发展走向以及结局,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借助提问和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阅读活动中,幼儿可轮流担当小小解说员,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喜爱的图书,教师依据图书内容设计互动游戏,使幼儿在游戏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阅读结束后开展续编故事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故事的新发展,绘本阅读时让幼儿为故事配音,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集体阅读活动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提高参与感与互动性。阅读材料的选择需贴近幼儿生活,方便幼儿产生共鸣与互动。

(四)运用绘本创设情境

绘本作为幼儿阅读的关键载体,其有丰富画面以及生动故事情节,可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在绘本阅读期间,可借助图画细节来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去观察并发现画面里的有趣元素,教师可依据绘本内容准备相应实物道具,以此提高故事的真实感与代入感,在阅读进程中,可借助声音、动作等形式来还原故事场景,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绘本当中的人物形象可制作成手偶或者头饰,方便幼儿开展角色扮演以及情境表演,环境创设需突出绘本主题,营造出相应氛围,比如针对《好饿的毛毛虫》的阅读,可布置充满自然元素的环境,绘本故事可延伸至户外活动,让幼儿于真实环境里感受故事情节。

三、集体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故事讲述与表演活动

故事讲述以及表演活动属于集体阅读的关键形式,这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及组织,在故事讲述之时,应当留意语言有抑扬顿挫之感,运用丰富多样的表情以及动作,以此提高故事所拥有的感染力,在讲述的过程当中,可适度设置悬念以及互动环节,保持幼儿的注意力,表演活动则要依据故事内容来设计适宜的表演形式,比如情景剧、皮影戏或者手偶剧等。表演所用到的道具以及服装要简单且易于操作,方便幼儿参与其中,在活动里,要注重调动每一个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可采用轮换表演的方式,让更多幼儿获得表演机会,在表演之前,要开展适当的环境布置,营造出故事氛围,在表演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表现以及反应,适时给予鼓励以及引导。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幼儿分享表演感受,巩固阅读体验,表演形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来进行选择,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表演要求[3]。

(二)亲子共读活动开展

亲子共读活动可推动家园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培养阅读习惯方面的关键作用,幼儿园可定期举办亲子共读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活动形式涉及亲子故事会、图书交换会等,以此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在共读活动开展之前,需向家长提供阅读指导,清晰说明活动目的以及要求,活动过程中,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阅读、展开讨论并进行分享,营造出温馨的阅读氛围。可设置亲子阅读角,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源,活动还可以结合手工制作、游戏等形式,提高趣味性与参与度,定期组织亲子阅读经验分享会,让家长交流阅读心得和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小组活动模式

阅读小组活动可推动幼儿之间的交流以及学习进程,小组成员可依据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来开展分组工作,每组适宜安排 4 至 6 人,小组活动可设定不同的主题,像是科学探索、童话故事等,以此契合幼儿的多样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可采用轮流读书、分享感受的形式,培育幼儿的表达能力。小组成员之间可互相推荐图书,拓展阅读范围,教师需要留意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状况,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小组活动可设置小组评价环节,激励幼儿相互评价并学习,定期举办小组间的交流活动,用以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小组活动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避免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活动形式应当灵活多变,可以结合游戏、表演等方式来进行[4]。

(四)读书分享会组织方式

读书分享会能给幼儿搭建起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其可依据不同主题来组织开展,像“最喜欢的故事”“有趣的科学图书”等主题,在活动之前得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协助幼儿梳理分享内容,分享形式可多种多样,涉及口头表达、图画展示以及表演等形式,分享会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幼儿勇敢表达。还可邀请家长参与到分享会当中,以此增进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会可以结合节日以及季节的特点,增添活动的特色亮点,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要留意控制时间,维持幼儿的注意力。

四、结语

集体阅读活动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育构建了优良平台,凭借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可有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于活动开展进程中要重视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设计出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使幼儿于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家园共读、小组活动等途径,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领幼儿主动投身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实践里持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集体阅读活动的开展方式,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陈剑红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29):93-94.

[2] 尹聪聪 . 利用绘本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策略[J]. 前卫 ,2024,(29):0091-0093.

[3] 韩咏霞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J]. 智慧少年 ,2023,(14):0142-0144.

[4] 朱洁 .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思考——以大班亲子绘本阅读活动“去度假”为例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