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事业单位如何构建实效性的党建政工工作
刘粟
安乡县财政局 湖南安乡 415600
引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广泛传播,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职工对于党建政工工作的理解、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性,增加了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难度。在该种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实效性的党建政工工作,可以更好的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有助于凝聚共识、统一思想,还能够提升职工归属感、责任感,提升单位正体服务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的价值,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做好党建政工工作,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1. 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具有诸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提升职工素质和能力。在党建政工工作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可以提升职工政治觉悟、党性修养、业务能力,促使其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并且,在多样化党建活动中,如技能竞赛、先锋岗,可以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单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第二,能够强化组织领导力和凝聚力。在党建政工工作中,通过思想引导、情感沟通,可以提升职工归属感和责任,进而形成共同奋斗、团结协作的组织氛围。并且,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决策机制,能够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而有效提升单位整体效能。第三,能够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党建和业务之间可以实现深度融合,打破两张皮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可以提升单位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且,在两项工作融合中,可以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党组织影响力,进而形成党建强、业务强的良性循环。第四,能够构建和谐环境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在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中,关注职工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使单位高效运行。此外,在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模式下,可以突出单位的责任担当,有助于提升单位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
2. 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措施
2.1 明确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
在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中,需要对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进行明确。在该过程中,需要明确组织定位,通过修订章程、完善议事规则,把党组织定位纳入到单位制度框架中,明确其在三重一大事项中的决策权[2]。例如,规定党组织对干部任免、重大资金使用等事项的审议前置程序,保证党的领导融入单位治理全流程。与此同时,应注重决策机制的规范化,创建党组织定期研究业务发展、意识形态等议题的专项会议制度,对议题清单、决策流程进行明确,以防党建政工和业务出现两张皮情况。此外,需要做好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政工队伍。在该过程中,重点考察政治素养、群众基础、业务能力,优先选拔具有复合型经验的干部进入到政工队伍中。做好人才选拔的同时,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力度,创建理论 + 实践培训体系,依托党校资源进行政策解读,组织跨单位交流学习,或者是进行挂职锻炼等,进而有效提升队伍能力水平。
2.2 加强党建和政工工作融合
在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中,需要加强党建工作和政工工作的融合。在该过程中,可以把党建活动嵌入到单位核心业务环节中,且设立党员先锋岗,在技术研发等关键任务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进而推动业务突破。与此同时,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 + 党建平台,如线上培训、虚拟教学等,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党员参与度 [3]。例如,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对微党课进行发布,结合业务案例,对政策导向进行解析。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职工需求进行分析,定制业务 + 党建的融合课程,提升教育针对性。在融合工作中,应重点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创建党建和业务联动考核指标,把服务效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到党支部评价体系中,以防工作脱节;或者是可以实施民主议事制,在重大决策中纳入党员集体讨论,保证党建要求转化成为业务规则。此外,需要打破部门壁垒,组建跨职能党建小组,利用协作项目,促进思想和业务互通;构建动态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党建活动对业务效能的提升效果,利用反馈,对策略进行调整。
2.3 完善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
在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中,需要完善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在该过程中,需要健全长效化制度,制定完善的党建政工工作规范,包括组织建设、监督评估、激励反馈等环节,避免出现制度空转的情况;创建定期调研机制,动态化调整制度内容,进而更好的适应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注重责任分层落实体系的构建,实施党委 - 支部 - 党员三级责任清单,由党委负责对年度党建目标进行制定,由支部对可量化任务进行分解,由党员对具体责任岗进行认领。此外,需要强化监督和激励,在监督方面从多个维度入手,利用党建数字化平台,实时跟踪群众诉求解决进度、三会一课完成率等指标,自动生成预警报告;设置双效指标,不仅考核党建政工基础工作,更加关注业务转化效果。在激励方面,可以设立党建政工创新基金,针对推动业务增效的党建政工项目,给予资源倾斜;或者是可以创建党员先锋指数排行榜,和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进行直接关联,进而提升内生动力,保证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
2.4 信息化和优化工作的方法
在事业单位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中,需要推动信息化,且注重对工作方法的优化创新。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党员思想动态进行实时追踪分析,精准优化工作方案,且创建预警机制,利用数据监测识别党组织生活异常情况,如参会率低、学习进度滞后等,及时进行干预;或者是可以开发虚拟实践场景,构建 VR 或 AR 模拟党建活动室,对红色教育基地场景进行重现,提升沉浸式学习体验。除了引入信息技术,还可以把活动形式和文化融合,结合书画展、文艺演出、主题讲座等活动,打造特色党建文化,提升工作吸引力;或者是可以引入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实践形式,避免传统学习形式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事业单位中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强化组织领导力和凝聚力,还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促进业务和党建政工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单位发展。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意识到构建实效性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与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之间矛盾纠纷,促使其更加集中精力服务于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芹 .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党建工作的融合路径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4,(11):15-16.
[2] 王克松 . 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J]. 社会与公益 ,2024,(10):41-43.
[3] 温怀忠 . 增强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效的对策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21(22):224-225.
作者简介:刘粟(1992.2-),女,汉族,本科,湖南桃源,政工师,主要从事党建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