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不同生态区域草种适应性及推广策略分析
阿旺白玛 高科 妹妹 卓吉 边巴拉姆
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草种作为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其适应性直接影响着生态修复的效果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域辽阔,生态区域类型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这对草种的适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 精准评估,科学选种筑根基
那曲草种推广的起点在于品种抉择,这事关成败。科学选种离不开对当地生态条件的精细把握。藏北高原腹地,冬季漫长酷寒,选种必须盯着那些扛得住冻、能平安越冬的草;而怒江河谷地带,夏天干热难耐,就得找特别耐旱、顶着高温也能长的品种。那曲的土壤也复杂,比如东边常见酸性土,草种得适应这个;西边碱性地多,选种就得挑耐得住碱的。土是松是紧、肥力够不够、透气好不好,都直接影响草能不能扎下根、长起来。水更是关键,那曲各地降水差别大,时间也不均匀。雨水稍多的地方,可以试试喜欢水、有水就长得旺的草;干旱半干旱区域,只能选那些根扎得深能吸到深处水,或者旱极了会“睡觉”保命、等雨来了再长的草种。草种用来干什么也很重要。搞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的,重点找根多根壮、能牢牢抓住土的草;要是为养牛羊,那就得挑营养好、牛羊爱吃、产量还高的草。
2 分区施策,因地制宜促生长
草种选对只是那曲生态恢复的起点,后续操作是否贴合当地特有环境,直接左右草种在那曲的实际表现和最终存活状态。这要求我们看清羌塘高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安多的干冷不同于比如的湿润,聂荣的丘陵有别于嘉黎的峡谷。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分开行动,依据每块地方的真实面貌设计不同的种法管法。具体到怎么种,那曲的天时地利是绕不开的根基。种早了还是种晚了,撒多少种子下去,动手时是直接撒还是分株栽,都得看脚下这片土头顶这片天的脾气。拿安多这类海拔偏高、春天手脚慢半拍的地方来说,气温爬升吃力,冷空气时不时杀个回马枪,急着下种风险太大,苗子嫩得很,一场霜就可能前功尽弃,稳妥点就得等天真正暖透了再动手。反观比如某些谷地,春天脚步快,雨水也赶趟,早点把种子送进土里,它们就能抓住这阵子的好光景扎根抽叶,抢在短暂生长季里站稳脚跟。种子撒多撒少更是门学问。班戈有些湖滨地带,土层厚实些,水分也相对牢靠,稍微多撒点种子,草的密度上去了,短期内能收拢更多绿色。可到了尼玛腹地那些贫瘠又干旱的坡地,水比油金贵,土里没多少养分,密密匝匝撒种子等于让它们挤在一起饿死渴死,必须少撒些,拉开距离,让活下来的每一株好歹能吸到点水吃到口饭,勉强维持生机。至于具体怎么种下去,直接撒籽、挖苗分栽或是枝条扦插,那曲各地条件差异大,得看种的草本身是什么秉性,更要看牧户手头有没有趁手的家什、能不能找到足够人手。比如垂穗披碱草这类籽粒小的,撒播可能更实际;而像当地藏民有时移栽的乡土草疙瘩,分株就更常见,但这都得结合那曲牧区具体的人力畜力条件掂量着办。说到底,理解那曲内部山川湖盆的细微差别,承认安多不同于索县,巴青不同于申扎,据此把种草的力气使在不同的刀口上,才是让绿色在那曲真正扎下根的关键。
3 多方联动,协同推广扩影响
那曲地区草种推广工作的有效推进,依赖于多个关键参与方的紧234
密配合与共同行动,单一机构的力量难以支撑其复杂落地过程。地方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发挥核心的组织协调功能。为那曲高寒草甸与河谷地带量身定制具有前瞻性的草业政策,以及清晰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能够为特定草种的引入与应用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与必要的资源基础。例如,对于那曲东部湿润河谷尝试种植新型耐寒牧草品种的牧民家庭,设计并落实直接的资金补贴措施,可以切实减轻他们初期在种子购置、土地整理上的经济负担,提高参与试种的积极性。持续增加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基础研究和草种选育技术开发的公共财政投入同样不可或缺,这直接决定了本地科研院所能否深入评估拟推广草种在安多北部、比如南部等不同小气候区的实际表现,并优化配套的种植管理技术。那曲许多区域面临取水困难与交通不便的现实制约,地方政府牵头对牧区小型水利设施进行修缮扩容,比如升级申扎县部分牧场的灌溉渠网,或是改善班戈县偏远乡村的牧道状况,这些基础条件的点滴改善,客观上为新草种在更大范围种植、收获及流通铺平了道路。草种生产企业是推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量。这类企业必须专注于其核心产品的持续改良与内在质量提升。与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或那曲市畜牧推广站等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积极引入适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和精密检测设备,是加速培育出更能适应比如聂荣县高海拔、嘉黎县多降水等复杂环境挑战的优质草种的有效途径。深入调研那曲本地牧民合作社、家庭牧场的实际需求与潜在担忧,据此制定出容易被市场接受的价格策略与灵活的供应方式,比如提供小包装试用或分期付款选项,能显著增强特定草种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在技术支撑环节,企业主动提供覆盖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储藏的全过程服务支持尤为关键。派遣技术人员深入巴青县牧户草场进行现场播种指导,提供针对索县土壤条件的科学施肥方案,组织尼玛县牧民开展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控的实操培训,并建立快速响应的售后问题解决渠道,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能有效降低牧民采用新技术的顾虑和操作难度,逐步建立起基于专业能力和可靠支持的长期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不同生态区域草种适应性及推广策略的研究对于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精准评估和科学选种,可以为不同生态区域选择最适合的草种,筑牢草种推广的根基;分区施策和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草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效果,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多方联动和协同推广的模式,可以扩大草种推广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促进草种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宛涛 , 石凤翎 . 优良乡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J]. 草原与草业 , 2022,34(04): 63.
[2] 李晓芳 , 李元华 , 贠旭疆 . 飞播种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及创新[J]. 草业科学 , 2007,(11): 46-49.
[3] 关于种子法等有关问题的询问答复 [J]. 中国人大 , 2007,(10):52-53.通讯作者:高科(1993 年 10 月),男,中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草业基础研究工作。